Quantcast
Channel: 王橙宇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转载]修辞方法——兼用

$
0
0





兼用,又称“兼格”,当一种语言形式兼备多种辞格时,即从一个角度看是甲格,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乙格时,叫辞格的兼用。如:

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鲁迅《故乡》(借喻及借代兼用。小说中的杨二嫂,被称为“圆规”,首先是因为她的体态,“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从这个角度看,是借喻,随后,作者以“圆规”称代杨二嫂,从这个角度看是借代,这两种辞格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入木三分地勾画出了杨二嫂的形象,一方面也反映出作者对杨二嫂人品的评价。假使杨二嫂一如勤劳善良的闰土,鲁迅先生绝不会赐给她这样一个颇含贬义的称号的)

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杨朔《雪浪花》(从意境看,这是一段绝好的比拟,它比出了人们只要紧密团结,又坚持不懈,终究会如愿以偿的道理。从内容看,是运用了层递,它以递升为序,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短到长,步步推出最后的结论)

天气热得发了狂。——老舍《骆驼祥子》(夸张和拟人兼用。这句话用“热得发了狂”形容天气热,用了夸张的手法;说天气“发了狂”又把天气当作人来写,是拟人)

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浪花》(把浪花当作人来写,是拟人;浪花“跑去又跑来”与娃娃的“淘气”相似,通过“像”构成明喻,是拟人与比喻的兼用)

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喘不过气来。——《草地夜行》(把战士背上的“枪和子弹”比作“山”,这既是形象的比喻,也是战士负重感觉上的夸张,是比喻与夸张的兼用)

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陈淼《桂林山水》(把桂林的山比作老人、巨象、骆驼,是比喻,一连串的比喻又构成排比,是比喻与排比的兼用)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是暗喻,同时,三个分句又构成排比)

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冬瓜披白纱,茄子穿紫袍。——(“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既是拟人,又是对偶。“冬瓜披白纱,茄子穿紫袍”既是拟人,又是对偶)

我觉得担子更重了,重得象两座山。——王愿坚《粮食的故事》(“重得象两座山”既是明喻,又是夸张)

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象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孙犁《荷花淀》(“象……一般快”一句是明喻,句中的“织布穿梭”“缝衣透针”又是对偶。这是比喻和对偶的兼用)

几种辞格相依相存,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为一体,可以多方面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