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王橙宇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转载]文艺兵制度的产生

$
0
0
原文地址:文艺兵制度的产生作者:全宏荣

                  

                    向为改革开放作出过努力的思想家政治家们致敬                     

                      文 艺  兵 制 度 的 产 生

                  ------《腐败的文艺兵制度,应该举牌废止了!》(一)

                全宏荣

    在解放前,确切说在抗战年代的延安时期,文艺兵制度就已形成。那时,长江下游沿岸,京广线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已沦陷为敌占区。一些走得动、有点文化或钱财的人,纷纷逃到重庆或延安。其中,到延安的大都是一些的学生,而且,相当部分还是女学生。这些学生,喊喊口号还可以,到战场上去真刀真枪地作战,还是有困难的。那时,正面战场上有国民政府军浴血奋战,重庆几乎天天是日军的轰炸目标;延安不同,似乎与日军有默契似的,双方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战略思想。在整个抗战时期,延安确确实实是没被炸过一次。

     延安是中国的贫困地区,物资贫乏,其他诸如文化、商业等,也同样贫乏。高举投奔革命旗帜而躲避中日战祸的青年男女,从不同地方赶来,聚集在那里,拥挤而困难重重。那时,国民政府财政部门的算盘,打得惊天响。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士兵,到了冬天,许多人连棉衣、鞋子都没有。经费紧张得要命。延安也从没报告过军队的真实人数,具体是多少人,政府一概不知。这样,政府的拨付与实际的需要,相差很大。

     延安打没打过日本人呢?肯定打了,而且,有的时候还真是不打不行,不打就没吃的。遇有机会,抢点布匹、粮食之类,双方死几个人,如此而已。日本人也想得开,不就点布匹、粮食吗?他们要活命,“混账鬼是逼成的”,抢去算了,懒得计较!“你我都是明白人”,有时,为免麻烦,日本人还可能有意送来一点点,让延安抢去。

     八年抗战,延安及其周边,没一次像模像样的战事。在长达7年多的时间里,日军空袭陕西出动飞机3789架次,空袭567次,投炸弹13610枚,炸死炸伤10073人,其中死4331人,伤5742人,平均每枚炸弹伤亡0.74人;日军空袭甘肃共71次;空袭宁夏共5次。這么多次的轰炸,居然都是绕過近在咫尺的延安的,原因是令人费解的。延安军队的供给,国民政府拨付一点,从日本人那抢一点,从当地老百姓那征收一点,国际友人、特别是美国的“反动派”支持一点,后来军队开荒也收获一点,三拼四凑,但只能算为勉强度日。日子过得还是很拘节、很清苦的。

      战争年代,没仗打的军队,也是乏味的。都是些热血青年,一个个正处青春旺盛时期,玩几天还可以,玩久了,心灵就会空虚,就自然地想干点别的事情了。干什么好呢?---嗨,不是有人喜欢写诗吗?不是有人喜欢唱歌、跳舞吗?---O(∩_∩)O哈哈~,---好!好!腐而害哟!就搞唱歌、跳舞!就这样,在毛先生为首的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的文艺兵制度产生了。

      文艺兵制度产生之后,取得了具大成就:活跃了军队,满足了年青人的心理需求,宣传了党的光辉,培养了很多文艺工作者,产生了大量的有浓厚色彩的文艺作品。好些歌曲,被一些人念念不忘,到现在还唱得有滋有味,如醉如痴,如饮甘露。那时的延安,仿佛翻过了天似的,被称为诗人、作家、歌唱家、舞蹈家的男男女女,随处可见,层出不穷。同我全宏荣那年高考后从农村出来时一样:灰头土脸的、疲疲沓沓的、从未见过城里美姑娘的、从炕洞里爬出来的官兵,一个个如同被传染上了神经质,要是看到了有点姿色的女人,两眼呆直,目光如火,如同发情的公牛,亢奋得火烧火镣;不知填词咛诗、唱歌跳舞是怎回事的人,也在面对着宝塔、延河,两手一伸:“啊,长城,你他妈的为何这么长?”,也在“哼哼哈嘿、蹦蹦擦擦”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一时间,延安是实实在在地成了“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重庆国民党中的腐败分子,也许是因天天要打仗,天天要接“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战报;时时刻刻担心有人明里、暗里地在监视着他们,他们害怕,他们没时间、也没心情去搞“文娱”活动;因而,他们之中,也只是有那么一些胆大的人,躲在防空洞里的某一角落,搂搂抱抱,蹦蹦擦擦。但延安不同,延安是扎扎实实的整个世界的歌舞升平。

     现在,如提到延安,如提到那些有浓厚色彩的歌舞时,肯定会有不少人,特别是那些有延安经历的老人,脑子里会立即涌出延安那气势磅礴的“秧歌舞”场面来,并不得不激动,不得不感叹:啊,延安的日子,虽清苦,但却是非常快乐啊!但却很难很难出现一个人,告诉那些尊敬的、有延安经历的老人一句:你延安歌舞升平的同一时间里,你在搞革命浪漫主义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最黑暗、最悲惨时期;举国上下,水深火热,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每天,都有人死在日军的枪口下;中国的每一天,都在流血......

     延安的文艺兵制度,在取得许多“革命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麻烦。有那么一小段时间的个别地方,甚至演起了“共妻共夫”的荒唐剧。一个个因时常处于亢奋状况,闹离婚的也很多。甚至,一些长征过来的生死与共的夫妻,也闹起了离婚。一时间,延安的各家庭,因争风吃醋吵架的是常事,说起来叫人啼笑皆非。有的家庭,常常是乌烟瘴气,拳脚相加,你死我活。最出名的、国民熟知的毛先生的一家,是这个时期延安最典型、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关于毛本人,他是什么人你知道的,全宏荣水平低,不好说也懒得说。但对于其家庭,可说是被忽悠、被伤害到了极点。有时候,毛家里的女人与女人,拔枪相向,警卫战士不知所措。毛的家里面鬼哭狼嚎、皮青眼肿是常事。毛先生的一家,最终是妻离子散,各散五方。毛有一个小女儿,还因父母离异而流浪苏联、无人管顾而死亡。他是人民大救星,腐而害哟,延安时期的毛家,真正是一个“惨不忍睹”。

     现在,如果要讨论我国文艺兵制度是否废存,那么,就应该懂得一些延安时期的文艺兵制度。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