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王橙宇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
0
0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标签:

转载

分类: 历史现代史

《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他们曾是叱咤风云的沙场战将,他们曾为革命立下功勋,但是后来,他们却神秘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是什么,让他们的人生如此波诡云谲?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苏联时期的陈昌浩

陈昌浩:为张国焘所累

密电事件

1935年,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第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的张国焘、陈昌浩会合。当时中央红军经过长征,仅剩下1万多人,到达陕北后仅剩下约8000人,而第四方面军尚有8万之众,且武器精良,装备整齐。

当时张国焘与毛泽东的分歧与斗争加剧。毛泽东要求张国焘率部“北上”,而张国焘则意欲“挥师南下”。张国焘曾拍发了一份密电给陈昌浩,指示陈昌浩劝毛泽东与其一并南下,“如他们不听劝告,应监视其行动。若坚持北进,则应开展党内斗争,彻底解决之”。这份电报流露出的“杀机”是显而易见的。

当时的“左路军”参谋长叶剑英截获此“密电”后,立即连夜策马飞奔,前往毛泽东驻地密报。毛泽东大惊失色,当夜即率党中央及部队秘密北上,迅速撤离“险境”,这就是党内传闻的所谓“密电事件”。毛泽东曾称赞叶剑英每逢大事不糊涂,指的就是这件事。毛泽东与陈昌浩的嫌隙,恐怕出于此。

但这一事关重大的“密电”,在事件发生后竟不翼而飞,而与此案有关的当事人,亦都先后作古,使之变得疑窦丛生。陈昌浩本人生前则曾对儿子陈祖谟满含冤屈地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份“密电”。多年来,一些当时的四方面军将士和党史研究者亦发表公开谈话和文章,断然否认“密电”的存在。

陈昌浩之所以在“密电”一事上大喊冤屈,用他的话来说根本就不曾见过这份密电。陈昌浩曾言及自己也是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决不会做出自相残杀的糊涂事来,再说陈昌浩在四方面军也是“党指挥枪”,重兵在握,拥有8万人马,加上精良的武器和大片根据地,要想置毛泽东于死地,易如反掌,可是陈昌浩根本没有对毛泽东下毒手的意思。即便当时没有“密电”一事,陈昌浩也不可能成为毛泽东信任的人,概因陈昌浩已经卷入了毛泽东与张国焘之间的激烈路线分歧斗争。

兵败河西

西路军几万人马西渡黄河后兵败河西走廊,是陈昌浩人生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的陈昌浩在中国革命的舞台上销声匿迹,渐渐为历史所湮没。

1937年,红军西路军主力两万余人在甘肃一带被马家军围歼,全军覆没,成为红军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惨败。只有数千幸存者侥幸逃脱,他们以后成为新组建的由邓小平、刘伯承指挥的“第一野战军”的骨干,而陈昌浩和徐向前均靠化装行乞才脱离危难。

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所有过去出版的“党史”都异口同声称,这是由于该军领导人错误地执行了张国焘的“逃跑主义”和“分裂主义”路线的结果。

徐向前在其回忆录中暗示,陈昌浩的责任只是在于,由于担心再犯“路线错误”,未能及时反抗中央军委的指挥,而是逆来顺受、唯命令是听。中央军委应对此承担主要责任,而不应将责任推到西路军领导人之一的陈昌浩一个人身上,这已经成为目前党史界的共识。

最大遗憾

作为一位政治家及军队中的高级将领,陈昌浩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没有在抗日战场发挥作用。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晚年的陈昌浩

西路军兵败后剩下的不多人员化整为零,分散突围,陈昌浩、徐向前二人在突围时曾经歇脚在一个叫大马营的村子中,一个叫但复三的百姓让他们留宿。正巧,但复三是陈昌浩的湖北老乡,高烧不退的陈昌浩实在不能行动了,再者也怕连累同生共死的徐向前,便住下来养病。徐向前一个人沿着祁连山的戈壁滩昼夜兼程,最终回到延安。在保存下来的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后,徐向前担任了副师长,成为八路军中的一员重要将领,建国后成为共和国的元帅。

1936年7月,他与朱德徐向前刘伯承等人迫使张国焘同意北上,同年10月22日,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甘肃会宁。 陈旋即被任命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与徐向前一起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力图打开前往苏联的通道。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困战4个月后,由于补给缺乏,又无援军,西路军全军覆灭。

陈设法于1937年8月逃回陕甘宁边区。回到陕甘宁之后,陈基本被闲置,仅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教书,在此期间,他编纂了《近代世界革命史》。1939年8月,他请求去苏联“养病”,获批准。自1943年至1952年,陈在苏联孙文书籍出版局工作,翻译了《列宁文集》两卷等政治书籍和文艺作品,并参与了《俄华辞典》的编辑。
1952年陈被批准回国,任中央马列学院副教育长。1953年起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迫害。于1967年7月服毒自杀。1980年8月21日被平反。
陈先后有三任妻子,与首位妻子刘秀贞有二子陈祖泽、陈祖涛,与第二位妻子张琴秋无子女,与第三任妻子格兰娜育有一子陈祖莫

张闻天

张闻天故居照片 111图片 - 第35张

张闻天刘英夫妇

张闻天(1900-1976),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市)人,原名应皋(也作荫皋),曾化名洛甫,字闻天。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是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一、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中央政治局常委。1933年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35年遵义会议上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赞成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代替博古负总责。1951年后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第一副部长。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错定为“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成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尽迫害。1976年7月1日在江苏无锡含冤病逝。1979年8月中共中央对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主要著作编为《张闻天选集》。http://www.qqwwr.com/staticpages/20100315/qqwwr4b9debfd-341711.shtml

http://www.baike.com/wiki/张闻天&prd=so_1_doc

1952年凯丰和他的两个儿子。左为何明,右为何亮

40年代初,凯丰在延安一次会议上作报告

凯丰

凯丰(1906—1955),原名何克全,生于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三角池村。1925年夏,凯丰在萍乡中学毕业,考入武昌高等师范。1927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初,任团中央巡视员,不久任团广东省委书记,化名“开封”,按谐音写成“凯丰”。

王炳南、董必武、叶剑英、凯丰、钱之光、吴克坚(从左至右)等同志在重庆

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沈阳市委书记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务。因病在1955年3月23日12时55分于北京逝世,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凯丰追悼会的消息。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这是1941年,王稼祥和夫人朱仲丽在延安。

王稼祥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人。原名嘉祥,又名稼啬。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苏区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三人军事小组成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毛泽东、邓小平合影(资料图)

王稼祥、毛泽东、邓小平合影

解放后历任中国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9年10月下放河南信阳。1970年冬回北京治病。中共6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7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8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10届中央委员。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张国焘与毛泽东在延安。

张国焘

张国焘,字桤荫,又名特立,1897年生于江西省萍乡市。1916年,张国焘考入北京大学。1919年他参与发动“五四”运动;1920年参与筹建中国共产党;1922年初,他成为惟一获得列宁亲自接见殊荣的中共领导人。1936年6月6日,张国焘被迫取消自立的“中国共产党中央”。

晚年移居加拿大的张国焘<span class=zhu>[注: 张国焘,字桤荫,又名特立,1897年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他的少年时代,正是清王朝走向灭亡、共和民国初创的大转折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中西文化在碰撞,新旧思想在交锋。]</span>

晚年身在加拿大的张国焘

晚年移居加拿大的张国焘

晚年身在加拿大的张国焘全家福

1938年4月初,他只身逃离延安,投身于国民党。在早期党的重要领导人中,只有张国焘写了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1980、1981年由现代史料编刊社内部印行,后又由东方出版社数次印行,说明其真实性受到一定重视。1979年12月3日,他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院,客死异乡。http://www.lsqn.cn/LSJD/old/201107/292039.html

博古之子:周恩来让父亲把权交给毛泽东

博古

博古

博古(1907年5月14日-1946年4月8日),原名秦邦宪,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入上海大学学习,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4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之后又任中共临时中央局成员、临时中央政治局书记和负责人。

1937年周恩来、毛泽东和博古

博古与王明张闻天等人是苏联留学期间的同学,与其他同期的同学合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回国后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9月-1935年1月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主持中共中央工作。博古在六届四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委员和常委,深受王明路线影响,负责上海临时中央的领导。1933年初迁到瑞金,对中央苏区的影响更大。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国民政府围剿中,与周恩来、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组成三人团主持军事决策。据称博古等人过于听从李德的的指挥,使红军伤亡惨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延安时期继续出任政治局委员,兼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与王明、周恩来在武汉为抗日宣传做了大量贡献。

博古在遵义会议后虽然失去了党最高领导人地位,但仍然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他是中央红军张国焘红四方面军较量的重要人物,在涉及中央红军内部利益时,他当时站在红一方面军一边。

博古和周恩来、叶剑英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因此,他们被中央派遣去南京参与国共合作的谈判,并取得成功。博古在新四军组建初期也有功劳。博古是中共长江局成员,参与领导了武汉会战期间的抗日宣传。博古回到延安后,领导创办了《解放日报》,这是中央机关报。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被解除中共最高领导职务。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1946年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遇难。http://www.dxsheng.com/general/html/214234.html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瞿秋白

瞿秋白(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号熊伯(或雄魄),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秋白先生与妻子、女儿合影

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6月18日,他坦然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刑场后,盘膝坐在草坪上,饮弹洒血,慷慨就义,时年36岁。

向忠发


向忠发

向忠发(1880—1931),湖北汉川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1880年生于上海,出身贫寒,小学五年辍学。随父母迁回湖北原籍,14岁入汉阳兵工厂学徒,16岁转入汉阳造币厂学徒。工厂倒闭后去江西一家大户做佣人,3年后因受东家赏识介绍进入轮船公司,仅4个月即升任二副,两年后再升大副。以后几经波折,在当时国内规模较大的汉治萍公司属下的轮船上做事,并日渐因其识字较多,活动能力较强和热心助人而被吸收参加当时的汉治萍工会工作。几年之后,即1921年,他已经成为拥有上千名会员的汉治萍工会的副委员长。次年,中共党员许白昊发展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1928年7月召开的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主席,成为中共领袖。1931年年6月22日被国民党特务逮捕,6月24日被国民政府枪杀于上海,终年51岁。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钱壮飞

钱壮飞

钱壮飞(1895年-1935年),浙江湖州人,中共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1915年考入北京医科专门学校,1919年毕业后在医院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到上海,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处任职;1929年底,打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1931年4月25日,及时将顾顺章叛变的绝密消息告知中央,为保卫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后进入中央苏区,历任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局局长等重要职务;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遵义会议后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1935年4月牺牲(一说失踪)。

卢福坦

卢福坦

卢福坦(1890年-1969年11月)又名李羿、李燕谋、李荣、李翼、阿格兰诺夫、老山东、韩振明、李明、鲁深,山东泰安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卢福坦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先后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11月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30年任中共河北、河南省委书记;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32年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后兼组织部部长;1933年被捕后叛变,并在国民党特务机关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公安机关逮捕,长期关押。1969年11月,卢福坦被秘密处决。

点击进入下一页

叶挺和项英[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项英

项英(1898—1941),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项英原名德隆。化名江俊、江钧。湖北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三大、六大上分别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26-1930年期间,曾任湖北省总工会党团书记、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1931年后,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职。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书记,中央苏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皖南事变---项英叶挺与周恩来的合影[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泽东、王稼祥、朱德、项英、王明。后排左起:陈云、博古、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1941年1月,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皖南事变中,被叛徒杀害。后移葬雨花台烈士陵园。

高岗

高岗(1905-1954),男,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人。原名高崇德,字硕卿。贫苦农民家庭出身。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赴东北,1945年11月任满军区司令员,1

高岗高岗与毛泽东合影

946年6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1947年底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1949年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
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前夕,高岗在党内已成为东北根据地的代表人物,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2年11月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席并兼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2月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因同饶漱石进行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受到揭发批判

1954年8月17日自杀身亡。1955年3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http://www.baike.com/wiki/高岗&prd=so_1_doc

独秀

陈独秀(1879~1942),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生于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卒于四川江津。1915年9月15日,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曾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1922年11月5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于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

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揭秘陈独秀6个子女今何在?http://cul.shangdu.com/red/20101123/316_122718_2.shtml

陈伯达

陈伯达

陈伯达(1904~1989),原名陈建相,字仲顺,福建泉州惠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先后在北平中国大学、延安中共中央党校、马列学院任教,并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军委、中央秘书处、中央政治研究室等机构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积极参与林彪江青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3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开除党籍。1976年9月被捕。作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8年。1989年9月22日卒于北京

人大副委员长姚连蔚

不能继续开车床改学中医

1975年1月,朱德当选全国人大委员长,而和董必武一起出任副委员长的,还有工人姚连蔚。

1955年,从部队退伍的姚连蔚分到西安机械厂当车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当上了厂革委会副主任。

1969年4月1日,中共九大在北京召开,姚连蔚被推选为九大代表。提起那段时刻,他感慨地说:“那时选党的代表、人民代表,上面把阶级出身、民族、宗教信仰、工作单位、性别、年龄、籍贯、海外关系这些都确定了,要下面按图索骥。……我是正儿八经的陕西西安籍工人——这正是大会主席团要物色的人选。”九大上,姚连蔚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41岁的姚连蔚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后,除了例行的外交礼仪事务外,还兼任国务院常规武器装备领导小组副组长。姚连蔚说:“担任候补中央委员和人大副委员长,对我来说是一种不堪重负的压力。自己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就那么点儿见识和能力,而天天要处理的都是国家大事,一举一动都可能载入史册,简直如坐针毡。”

“四人帮”被粉碎后,1979年2月,姚连蔚被逮捕,在西安北郊的监狱关押两年半,1984年被开除党籍。姚连蔚说,他对当官并无兴趣,只想回到工厂继续开车床,但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出狱后,姚连蔚每天读中医书,因为生病不能报销医疗费,一切自理。考取行医执照后,他开办了一家中草药诊所,后来进入了儿子开办的西安建国科技开发公司当“兼职工程师”,2012年10月去世。

康生书法欣赏01
康生书法欣赏

康生

康生(1898年-1975年12月16日),原名张宗可,山东诸城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成员之一,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康生是原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长期领导秘密战线工作,曾经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80年10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将其作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开除其党籍。

陶铸 中国摄像摄影

陶铸

陶铸(1908.1.16-1969.11.30),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湖南祁阳人。陶铸于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鄂豫挺进支队政委、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部长,在中央政治局中位列第四,前三位分别是毛泽东、林彪和周恩来。他于文革初期遭迫害,后因胆癌病逝于安徽省合肥市,享年61岁。他一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民群众熟悉和爱戴的革命前辈

原国务院副总理孙健到河北省河北铜矿视察工作

副总理孙健

改革开放后进入商海沉浮

1975年1月,39岁的天津市委工业书记孙健和陈永贵、吴桂贤同时被选为国务院副总理。

孙健1951年进天津内燃机厂学翻砂,由于工作踏实肯干,先后当上了生产组长、车间主任、厂党委书记。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潮中,孙健凭一篇叫《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两步并做一步跑》的讲稿受到市领导的重视,被提拔为分管工业的市委副书记。当时,中央需要在天津选一位抓经济的副总理,于是,孙健“两步并做一步跑”,正巧跑到跟前……

1978年春天,孙健正在外地检查工作,接到电话,通知他停职检查。有关方面找孙健谈话,他当时只有一个要求:回天津。他被送到天津机械厂接受“监督改造”,上级允许他妻子庞秀婷来见他一面。他对善良、温顺、胆小的妻子讲了三条:“一、我不会自杀,我对自己心里有底;二、相信现在的政策;三、你从来都是我的靠山,这次更得依靠你,听见别人说我什么也别当真,带着孩子好好过日子。”

此后的许多年里,孙健一直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沉浮。1997年11月,孙健因肺癌医治无效在天津病逝,终年61岁。他逝世前的职位是中国机械工业安装总公司天津开发区公司的“经营经理”。

 从西北国棉一厂的纺织女工,到国务院首位副总理,再到西北国棉一厂女工、深圳鸿华纺织印染公司董事长、桂贤教育扶贫专项基金会主任,吴桂贤的人生经历了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跌宕起伏,个人命运与共和国命运形成了强烈共振,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共和国活的历史吴桂贤(1938—),女,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河洛镇胡坡人,中国政治人物西北大学毕业,曾被评为中国纺织系统的劳动模范。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现为:国研和谐科学研究中心《和谐》内参 顾问编委等。 曾被评为中国纺织系统的劳动模范,为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首位女性副总理(1975年1月至1977年9月)。1988年派任深圳外贸集团公司与港人合办的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工会主席。1998年,吴桂贤退休时,中共中央组织部专门下发文件,给予她相应退休待遇

  毛主席亲切接见陈永贵(来源:陈春梅著 《我的爷爷陈永贵——从农民到国务院副总理》作家出版社出版)

人大副委员长李素文

从头开始当上副总经理

李素文曾是沈阳市的一名普通营业员。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李素文多次被评为全国劳模,还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作了《为革命卖菜》的发言。也正是这次发言,让李素文引起了中央高层领导的注意。1975年,李素文担任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职务。这一年,她只有42岁。

当选人大副委员长后,李素文开始了人生中梦一般的岁月。她常常出现在报纸、刊物和银幕上,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视察工厂、农村。国家为她配备了秘书、司机、警卫员、厨师。她频频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参加外事活动。

按照当时的规定,她虽然已经在中南海工作,但工资待遇仍然是原来的62元,还是在原单位发。她那时最怕的是家乡来人,不是不欢迎,是囊中羞涩。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李素文成了一个“问题人物”。虽然没有文件指出李素文犯了什么错误,也没有罢免她人大副委员长的职务,但通知她回沈阳工作。

李素文决定不要组织上的安排,决心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去市糖果厂上班。经过5年辛勤耕耘,1983年10月,她被选为该厂副厂长,主管经营。后来,她又担任了沈阳市轻工局供销公司的副总经理。

她于1989年退休。1997年开办了一家高科技产品专卖店。(摘编自《中南海人物春秋》《东楚晚报》《法制人生》)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原题:《“文革”后销声匿迹的中央领导人》

晚年毛泽东身边最亲近的八位女性(组图)


文革中在中南海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女服务员合影。前排右三是陈惠敏,右二是张玉凤。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谢静宜,河南省商丘市人,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身边担任了17年(1959年至1976年)机要秘书,主要负责毛泽东、周恩来交办的工作,毛泽东称她为“小谢”。图为谢静宜近照。

陈光:与林彪结怨

电台事件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国共双方瞩目的焦点。林彪、陈云、彭真等率10万余干部昼夜兼程赶往东北,罗荣桓与黄克诚分率山东八路军、苏皖新四军齐头并进。

陈光原定回山东,由于形势的变化,便和林彪一道赶赴东北、10月,陈光在与罗荣桓及老部队会合后,中共东北局决定,在黑山、北镇一带设置第二道防线,由陈光负责指挥。罗荣桓当即把从山东带来的一部电台和机要人员交与陈光使用。http://culture.china.com/history/files/11022841/20110328/16452761_1.html

吴成德:朝鲜被俘蒙冤

突围被俘

1951年4月22日,朝鲜战争中,由于时间紧迫,吴成德所在的第一八〇师只进行了仓促的准备便投入了第五次战役。5月21日,他们又接到上级命令,准备担任掩护主力后撤的任务,并在阻击地域至少阻敌3至5天。

5月24日,第一八〇师接到军部命令撤至汉江以北,此时两路敌人分别从其前方与侧后方的空隙中突然钻出,对其形成夹击之势;26日,全师陷入敌军重围。六十军军长韦杰命令第一八〇师固守待援,但很快又令该师实施突围。一八〇师决定分散突围。

当吴成德一行来到一个山口时,他发现有三百多名一八。师的伤员黑压压地挤在一起,他们因为行动不便而无法跟上部队转移。战士们见到师政委,如同在黑夜中见到曙光。http://culture.china.com/history/files/11022841/20110328/16452761_2.html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毛远新

毛远新是毛泽民和朱丹华之子,1941年2月在新疆出生。毛泽民中年得子,极为钟爱。不料,1943年9月,毛泽民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于迪化(今乌鲁木齐),那时毛远新才两岁多。1945年7月,朱丹华带着年幼的毛远新来到延安。朱丹华后来改嫁给方志敏之弟方志纯,毛远新也就随方志纯住在江西南昌。1951年,朱丹华到北京开会,把毛远新也带往北京。会议结束后,朱丹华带毛远新进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朱丹华对毛泽东说,毛远新想在北京上学。这样,毛远新就来到毛泽东身边。毛远新比李讷小半岁,他们一起在北京上育英小学。毛远新跟江青关系不错。江青视他如自己的儿子。在家中,江青喊毛远新的小名“小豆子”,而毛远新则喊江青为“妈妈”。1954年,毛远新小学毕业,考入北京101中学。1960年,毛远新中学毕业,就读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

历史旧照

  这是一组在文革中担任要职的毛泽东亲属的历史旧照。图为毛泽东与李敏等子侄辈合影,后排左起:毛远新、孔令华、王博文、王海容、王起华、李讷(1962年,北戴河)

毛远新毛远新

  毛远新是湖南省湘潭市人,毛泽东弟弟毛泽民和中共地下党员朱丹华之子,即毛泽东的侄儿。毛远新是“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1968年辽宁革命委员会成立,27岁的毛远新担任副主任,被视为“可靠接班人”,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级干部。不久,他又担任沈阳军区政委。后来成为毛泽东的“联络员”。深得毛泽东的信任。

  1975年9月,毛泽东病重,毛远新到中央担任“联络员”,负责与政治局的沟通。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随着“四人帮”的被捕,因为和江青走得太近,毛远新也同时被捕,当时的名义是“隔离保护”。而这一“保护”就是整整十年的时间,直到1986年,法庭才对他进行审判,处以17年有期徒刑。

  1989年3月17日,毛远新于服刑之中“保外就医”来到南昌。 1993年10月,他17年刑满后,以“李实”的名字,被安排在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工作。2001年2月,高级工程师毛远新退休,每月领取千余元的养老金。他的烈属待遇终于恢复,每年春节,街道居委会都会把“光荣之家”的条幅贴到他家的门上。

王海容


王海容

  王海容跟毛泽东沾亲带故。王海容的爷爷王季范,是毛泽东的表兄。王季范在湖南第一师范教过书,跟毛泽东算是师生。毛泽东见了他,喊“九哥”。王海容是烈士子女,她爷爷又与毛泽东交厚,毛泽东对她很关心,也很信任。1970年夏,王海容出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1972年,她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尼克松访华时,担任毛泽东和尼克松谈话翻译的,便是王海容。1972年5月至1974年7月任外交部部长助理,主管礼宾事务,1974年11月她升任外交部副部长。

  1965年11月,王海容结束了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进修,学成归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她被安排在外交部办公厅秘书处综合组。到外交部之后,王海容的工作可谓春风得意。从她履历中可以看到:1965年11月,她作为外语学院的毕业生跻身外交部办公厅,按一般的情况顶多也只是个科级秘书。其后,是“文化大革命”开始,“轰轰烈烈”搞了三四年。这期间,她出入中南海,活跃于毛主席身边,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名位,但其“活动的权力”则等同于高级干部一般。

  到了1970年夏天,由周恩来直接提名,委任王海容担任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时过一年,到了1971年7月,王海容被正式任命为礼宾司的副司长。第二年,又一道任命下来,王海容被提为外交部“部长助理”。再过一年多一点,王海容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了。此后,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干便是4年多,直到失势倒运。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一天,王海容和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工作人员一样,伏倒在毛泽东的遗体前痛哭不已。一个时代结束了,王海容的“黄金时代”也结束了。从1978年12月底起,她的工作关系从外交部移交到中央组织部,等待重新分配工作。 1984年,王海容终于被重新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室的副主任。职务虽然比外交部副部长低,但依然保留着副部长待遇。

晚年毛泽东身边最亲近的八位女性(组图)
图为毛泽东做了眼手术复明后,特别高兴,他与医生唐由之、孟锦云、吴旭君、张玉凤、唐闻生、张耀祠等合影。
晚年毛泽东身边最亲近的八位女性(组图)
图为1969年毛泽东和王海容(右)、唐闻生合影。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九大:叶群、叶剑英、刘伯承、江青、朱德、许世友、陈伯达、陈锡联、李先念、李作鹏、吴法宪、张春桥、邱会作、周恩来、姚文元、康生、黄永胜、董必武、谢富治
  候补委员:纪登奎、李雪峰、李德生、汪东兴

十大中央政治局委员
  委员:毛泽东、王洪文、韦国清、叶剑英、刘伯承、江青、朱德、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姚文元、康生、董必武
  候补委员:吴桂贤、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艾则孜

十一大中央政治局委员:
  韦国清、乌兰夫、方毅、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刘伯承、许世友、纪登奎、苏振华、李先念、李德生、吴德、余秋里、汪东兴、张廷发、陈永贵、陈锡联、耿飚、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冲
  候补委员:陈幕华、赵紫阳、赛福鼎•艾则孜 万里、习仲勋、王震、、邓颖超、叶剑英、李先念、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宋任穷、张廷发、陈云、赵紫阳、胡乔木、胡耀邦、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真、廖承志


[转载]《共和国历史上销声匿迹的中共高官们》

分享:
 

 

 

博文链接3

 

博文精选15王橙宇

博文精选14王橙宇

博文精选13王橙宇

博文精选12王橙宇

博文精选11王橙宇

博文精选10王橙宇

博文精选09王橙宇

博文精选08王橙宇

博文精选07王橙宇

博文精选06王橙宇

博文精选05王橙宇

博文精选04王橙宇

博文精选03王橙宇

博文精选02王橙宇

博文精选01王橙宇

 

[转载]百年中国,革命窒息思想自由

[转载]北洋军阀治下的中国

[转载]袁伟时论历史教科书:我们是…

[转载]告别“外交革命”,回复文明大…

[转载]谁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转载]建国后割地史

[转载]毛泽东和蒋介石之比较

[转载]俄总统对独裁者斯大林作出历…

[转载]30名文革中被迫害自杀身亡的…

[转载]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评价转变的…

[转载]辛亥纪念中不能说的秘密

[转载]辛亥百年史的启示和反思

[转载]蒋介石“寸土片石绝不让步”

[转载]中共建党元老鲜有善终者

[转载]台军谈国共内战国军失败的主…

[转载]张学良自述:不抵抗命令是我…

[转载]“一穷二白”的旧中国生产些什…

[转载]蒋介石识破苏联对蒙古和新疆…

[转载]刘少奇、周恩来遗言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