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文革后陈云力主要坚决清理那三种人?作者:生活文摘
1983年10月,陈云和邓小平交谈。
改革开放之初,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能否顺利实现干部的新老交替,成为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能否长期坚持、党和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此时的一大贡献,就是和邓小平一起,积极倡导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同时,他又反复强调,要坚决清理“三种人”,纯洁党的干部队伍。为确保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干部手中,做出了独特贡献。
对“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
“三种人”是指在“文化大革命”中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他们在“文革”中拉帮结派,造反夺权,组织武斗,诬陷迫害干部和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初期,这批人中许多人还很年轻,有知识有专业,又很会看风向,若不掌握政治标准和不严格考察历史表现,那么在大量提拔中青年干部的情况下就很可能让这些人混进来。因此,陈云从一开始呼吁抓紧提拔中青年干部的同时就强调,对“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1981年7月2日,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闹派性的骨干分子,打砸抢分子,一个也不能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我说一个也不能。”“当时闹派性的、‘造反’的人很多,许多是随大流的,但里头的骨干分子不能提到领导岗位上来,一个也不能提拔,手不能软了。”为何不能提拔?陈云解释说,尽管这些人现在表现好甚至“蛮好”,但那只是他们要爬上来的需要。还因为一批老同志还在,“但是,到了气候适宜的时候,党内有什么风浪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变成为能量很大的兴风作浪的分子。有一个,有两个,就可以串联,兴风作浪。他们说,没有把这些老家伙整倒、整死,现在还在台上,当时整死就好了。”“因为时局变化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变成能量很大的兴风作浪的分子。”陈云主张严肃对待的同时又提出“可以给他一般的工作做。”
陈云的这个讲话传达下去后,引起党内外很大反响,大家表示热烈拥护。邓小平也非常赞成。1982年1月13日,他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央机构精简问题会议上讲话说:“人一定要选好。还是老话,要坚决贯彻陈云同志讲的几条,几种人不能放进去啊!”但也有些领导同志,对陈云的意见不大以为然,说对“文革”的那些事情要“俱往矣”,不必再深究了。陈云听后说,不行,我是俱在矣。即这些人都在。我们还是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被他们的一时假象所迷惑。
1982年9月28日,陈云看到北京大学党委送来的一份反映青年人思想动态的材料后,给邓小平写了封信:“我对派性骨干分子和打砸抢分子确实认为不能提到领导岗位上来,当然指重要岗位。这个意见我现在还是这样看法。”“我们党在二三十年后那个时候也会正派人当权。但不能不想到20年30年以后的情况,因此现在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时应该注意这一点。”“我们对老年同志比较熟悉,对林彪、‘四人帮’分子也比较知道他们的底细。但对这些人也不能采取‘俱往矣’。”“十年内乱沾边的人很多。当时大家不能不表态。......对沾边的人,党必须根据那时环境,理解他们,采取争取政策。但对陷得很深的人,我们必须记录在案。不能‘俱往矣’。我们不是换了几个省市委第一把手和若干在职干部吗?这就不是‘俱往矣’。”“我同意事情有个发展过程的意见。重在表现。”最后说:“为了统一认识,我提议中央常委或政治局对这个问题讨论一次。对这个问题,我想找你谈一次话,时间由你定后通知我。”从这封信可以看出,陈云对清理“三种人”是何等重视,心情是多么急迫。
必须坚决把“三种人”从领导班子中清理出去
既然“三种人”不能提拔,那么已混进各级党政机关的“三种人”怎么办?这是陈云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他几次提醒时任中央纪委副书记王鹤寿:“要特别注意至今还在台上的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帮派人物。”“真正的危险已经不在于(林彪、江青两个集团中)现在讨论判刑或者要开除党籍的那些人,真正的危险是那些至今还在台上的林彪、‘四人帮’的帮派人物。”他对有些地区和部门仍在重用“三种人”,始终保持高度警惕。1982年1月18日,他在中央组织部送来的材料上批示:“一、出重要,进更重要。二、进的人,必须不让‘三种人’进。”2月12日,他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送来的《关于一些领导班子中仍有“三种人”的三个调查材料》的简报上批示:“我赞成发出。”7月30日,他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时又强调,在提拔中青年干部时,必须对“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已经提拔了的,必须坚决把他们撤下来。他要求“在提拔中青年干部时,组织部门对他们在‘文革’中的表现一定要进行切实的考察。”
陈云对“三种人”的警惕,是有历史根源的。除出于对理论上的深刻认识外,还鉴于对历史经验尤其是“文革”中反面教训的总结。1981年5月8日,他在讲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时就曾提到:“‘文革’中提拔过一些‘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青年人。当时提拔这样的青年人到高级领导岗位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是党的一个痛苦的教训。”“必须说清楚,现在我们所要提拔的中青年干部,绝对不是要提拔那种‘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青年干部。”在1981年7月2日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座谈会上,他在讲到“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时问:“王洪文讲什么?”邓小平插话说:“1975年他到上海、杭州,第一句话就说,十年后再看。这句话可触动了我们,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接话说:“所以,对这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但是可以给他们一般的工作,给饭吃嘛。”
在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夕,陈云向秘书交代,他在大会发言中别的都不讲,就讲两句话,一句是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不能只提拔几十个、几百个;另一句是“文革”期间的“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已经提拔的必须从领导班子中清除出去。1982年9月6日,他在十二大上发言谈到不能提拔“三种人”时说:“因为这‘三种人’如果进到领导班子中,若干年后,到了气候适宜的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兴风作浪,再次为害国家,为害人民。”他在十二大的这篇发言总共21个自然段2000多字,却先后12次被掌声所打断。可见,他的意见切中要害,充分反映了全党的意志。
十二大后的9月23日,陈云在与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王震谈话时又强调:对“三种人”要注意,一个中组部,一个党校,一个中纪委,这三家是管干部的。只要这三个地方把好关,“三种人”“五种人”就上不来。党校要轮训干部,也要负责考察、了解干部,包括干部的历史。陈云关于不能提拔重用“三种人”的意见,在十二大上取得共识,并写进政治报告。1982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理领导班子中“三种人”问题的通知》,指出:在成千上万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同时,必须坚决把“三种人”从领导班子中清理出去,必须防止把“三种人”作为接班人选进领导班子。这是关系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能不能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能不能保持党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的连续性的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
博主推荐阅读下面文章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