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王橙宇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傅国涌《历史深处的误会》

$
0
0
傅国涌:《历史深处的误会》



作者:傅国涌
来源:公众号《中山达达熊荒岛图书馆》
摘自:傅国涌《历史深处的误会》
宋教仁只活了三十二岁,但他的名字在中国史上怎么也甩不掉。无论是支持民主,还是反对民主的人,都绕不开宋教仁这个名字。他在20世纪初那个昙花一现的瞬间所掀起的民主旋风,至今仍是中国民主宪政史上一道最壮丽的风景线。宋教仁的话题是有关中国民主化的一个聚焦,袁世凯暗杀宋教仁是中国民主化步履艰难、充满痛苦、血腥的开端,它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个标志。在某种意义上,袁世凯和宋教仁也成了中国的象征,袁代表了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专制势力,宋教仁代表的是中国近代以来对以民主、人权为核心的人类主流文明的追求。  
1940年,"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在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和痛苦之后,终于痛定思痛回到了民主的轨道,他尤其沉痛地指出"试问史大林的一切罪恶,哪一样不是凭藉着苏联十月以来秘密的政治警察大权,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不容许思想、出版、罢工、选举之自由,这一大串反民主的独裁制而发生的呢?若不恢复这些民主制,继史大林而起的,谁也不免是一个'专制魔王'。"
1973年,顾准先生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唯一行得通的办法,是使行政权不得成为独占的,是有人在旁边'觊觎'的,而且这种'觊觎'是合法的,决定'觊觎'者能否达到取而代之的,不是谁掌握的武装力量比谁大"。  
20世纪本民族两个最优秀的思想者,一个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一个是1935年2月入党的忠诚的共产党人,他们在几乎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然而早在他们之前三十年和六十年,宋教仁就已将这一原则付诸实践,他提出"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应该为的,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挟着辛亥革命的风雷,在民国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年轻的宋教仁发出了响亮的民主宣言,从1911年秋天到1912年初,从组织国民党到大选获胜,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的春天。
袁世凯为什么要杀宋教仁?  
现在不少人指责宋教仁是个"议会迷",陶醉于西方那一套议会民主、多党选举制度,不了解中国国情等,但是宋教仁为探索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理想、他的精神、他的人格追求永远不能被亵渎,他对中国宪政民主的贡献永远不能被抹杀。在1913年春天的中国,几乎所有有良心的中国人都曾为宋教仁之死感到痛苦和不安,尽管他们的政治观点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却都认为宋教仁是一个矢志于民主事业、有能力调和南北的政治家。他在民初的政坛上是个独一无二的人物,是不可替代的。这一点,也许是人们和袁世凯唯一的共识。  
1912年秋天宋教仁联合五党组成国民党,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头脑明细,手段灵敏",袁世凯所支持的共和党无法与他匹敌。他鼓吹责任内阁、政党内阁,他认为"以前是旧的破坏的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在政治上表现出倔强的进取精神,同时又有极强的活动能力和丰富的宪政知识。谭人凤曾一语道破,"国民党中人物,袁之最忌者惟宋教仁"。  
面对这样一个人物,一世奸雄袁世凯岂能无动于衷。在宋教仁辞去农林总长后,"袁极力牢笼,饵以官,不受;啖以金,不受。日奔走于各政党间,发表政见,冀以政治策略,为有次序之进行,改革一切弊政,一时声望大哗。"先是袁世凯有意让他出任总理,刘揆一、范源濂等出面力劝。孙中山、黄兴、唐绍仪等也劝他就任。但他坚持政党内阁的主张,所以坚辞不就。  
袁世凯送他西装,连尺码都非常准确,还送他交通银行五十万元的支票一本,请他自由支用,但宋教仁只略取二、三百元,离京南下前夕即让赵秉钧交还袁,留信一封表示谢意:"绨袍之赠,感铭肺腑。长者之赐,仁何敢辞。但惠赠五十万元,实不敢受。仁退居林下,耕读自娱,有钱亦无用处。原票奉璧,伏祈鉴原。"  
这就是宋教仁,虽然谭人凤说他"英而不雄",但他是一个有自己的政治人格、有操守的人,袁世凯的金钱无法收买他。他是个有热烈理想的政治家,不是为了追求高官厚禄。他是个"崭新的人","非一般政治人物可比",袁世凯那一套制人术因此在他这里失去了作用。袁的心中杀宋之意这才萌生。  
在随后举行的国会两院选举中,国民党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宋教仁沿江东下,从长沙、武汉、安徽到上海,再到杭州、南京。一路上到处发表演说,批评袁世凯政府,阐述自己的宪政理想,言论风采,倾动一时。而袁世凯杀宋之心也就定了。  
宋教仁这时已是众望所归,他如到北京,根据约法组织内阁是任何力量都没法阻止的。因此他1913年3月2日游杭州时所写的《登南高峰》一诗中就有“徐寻屈曲径,竞上最高峰”、"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这样的诗句,虽然是写景,抒发的却是他胸中的抱负,其时大选获胜,他组织政党内阁,制约袁世凯,实现民主的时光已经指日可待,所以他的诗里洋溢着的是一种胜利者的喜悦。甚至临终前他还致电袁世凯寄予殷切的期望,章士钊说他是"至死不悟",说他对袁世凯所代表的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力量实在是认识不足。章士钊说,"中山与克强,仅在民元八、九月间,与袁有过短时期的接触,他们对袁不能深知,自在意中。宋教仁比孙、黄年事更轻,阅世更浅,读书也不够深入,以为只要一部'约法',一个在国会拥有多数议席的'党',藉(jie四声)着'责任内阁'的空名,便可以对付袁氏而有余,这岂不是书生之见?"
在武汉,谭人凤曾告诫他"责任内阁现时难望成功,劝权养晦,无急于觊觎总理。"他还告诉宋教仁,有秘密报告说会党头目应夔丞在北京直接与政府交涉,领有巨款,要他注意戒备。但宋认为是"杯弓蛇影之事"。  
在上海,陈其美也要他提防暗杀,他还狂笑说:"只有革命党人会暗杀人,哪里还怕他们来暗杀我们呢?"许多朋友来信要他多注意安全,他都以为是谣言。3月20日,动身北上那天他到《民立报》和记者徐血儿话别,徐请他慎重防备,他坦然地说:"无妨。吾此行统一全局,调和南北,正正堂堂,何足畏惧,国家之事,虽有危害,仍当并力赴之。"
其实陷阱早已布下,他达到了他生命的顶峰,他的生命之火却即将熄灭了。时代的潮流将32岁的宋教仁无可抗拒地推上了政治的浪尖,他虽然只是一介在野的平民,却成为万民瞩目的人物。袁不杀他,他依据约法,以国会为后盾组织内阁已成定局。野心勃勃、不想受到任何制约的袁世凯在暗杀之外,找不到另外的办法阻止这一结果的发生。因此宋教仁只有为他的宪政理想付出年轻的生命了。 
宋教仁的死打破了民初在中国实行宪政民主的梦想。他的死,导致了国民党的瓦解。国民党在宋教仁被暗杀后,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在实际中能够控驭的健将,很快就在袁世凯的利诱威逼之下四分五裂了。  
袁世凯资助办了一家《民视报》,每天在报头旁的显著位置刊登国民党议员脱党的报道,据梁漱溟回忆,报道的方式非常奇特,今天三人脱党,就报道这三人的姓名,明天再有五人,则连同以前的三人累加成八人,如此罗列起来,数字越来越多。  
这样一来国民党在参议院、众议院所占的议席虽然多于其他三个政党的总和,但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而其他政党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合并成了进步党,成为国会的重心。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宪政民主的尝试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彻底破产。其中的关键就是宋教仁之死。因此当时和以后的人们都以为他的死决非一身的存亡,而是国运所关。他的死造成了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党人与袁世凯的彻底决裂,终于引发了二次革命。 
蔡东藩评论说,"宋教仁为国民党翘楚,学问品行,均卓绝一时,只以年少气盛,好讥议人长短,遂深触当道之忌","锋芒太露,英气未敛","不稍晦其锋芒,储为国用",左舜生也说"再加上宋锋芒甚锐,政权欲也极强,当国会选举期间,他乃以一在野党领袖资格,在各处演说,大逞雄辩,对袁政府多所指责"因此遭人暗杀。然而,从民初的政局看,从中国几千年一脉相传的政治文化看,既然宋教仁真的要建立一个崭新的政治制度,他必死无疑。袁世凯之类的人是不会容忍他的,他试图把中国引上宪政的正常轨道,是那些要在共和国的招牌下继续实行专制的人们所断然不能接受的。就算他锋芒不露也不可能,当然那就不是宋教仁了。历史永远没有假设,有时候历史的命运仿佛都已注定,中国也只有一个宋教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建立民主制度决非那么容易,宋教仁以他的鲜血在新生的共和国旗帜上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宋教仁是国民党的领袖,但他与其他政党的领袖多关系良好,尤其和民主党领袖汤化龙、林长民私交更深。他死后,汤的挽联说:  
  倘许我作愤激语,谓神州将与先生毅魄俱沉,号哭范巨卿,白马素车无地赴;  
  便降格就利害观,何国人忍把万里长城自坏,从容来君叔,抽刀移笔向谁言。
对宋教仁推崇备至,对主谋刺杀者,词意之间极为愤慨,一时争相传诵。林长民的挽联中有"政举人存,人亡政熄"的句子,对宋之死的严峻后果也看得很清楚。  
对于梁启超这样过去的政敌,宋教仁曾专程到天津去密访。他对梁表示彼此应以英美式的两党轮流执政相勉励。并说:现在国家前途,是根据《临时约法》推行议会政治,走政党内阁的路子。在即将到来的国会大选后,你上台执政,我愿在野相助;否则我当政,请你善意监督。梁启超也是个立宪政治的追求者,对此自然感激而且契合。他当即表示:国民党执政,他们愿作为在野党在议会内监督执政党。所以宋教仁被刺身死,梁启超痛惜不已。  
他和袁世凯的死党梁士饴、赵秉钧等人也是往来密切,在北京时曾一度住在赵的家里,和赵有过多次深谈,就是在他们身上做功夫,希望把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掌握实力的旧势力、梁启超这样的思想言论界的权威及他所代表的政治力量,都纳入他所梦想的宪政轨道,在政治上和平竞争。  
在国民党的领袖中他"最露头角,政治手腕灵敏,政治常识也比较充足,能为他党所推重",同时又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感。如果有宋教仁在,他具有调和各政党,消除偏见,共循轨道,进入宪政之途的能力、威望和远见。他惨遭毒手,使20世纪的中国失去了这样的可能性。其他政治人物都缺乏他的风度与识见,结果只能被袁世凯这样的官僚、军阀玩弄于股掌之上,梁启超、熊希龄等作为政治家和他相比都差得太远了。  
重读这段历史我禁不住潸然泪下,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宋教仁却一直活在我的心中。他的死不是他个人的不幸,而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不幸。他的死实际上预示着在这块古老的东方土地上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还将经历多少曲折、艰难,要献出多少优秀儿女的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宋教仁死了,他把未竟的理想留给了后来的人们。     
在宋教仁的宪政思想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所一贯主张的责任内阁制,他说:"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如必欲变易之,必致动摇国本"。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最初提名他为内务总长,临时参议院通不过,改任法制院院长。有人为他抱不平,他则说:"总长不总长,无关宏旨,我素主张内阁制,且主张政党内阁,如今七拼八凑,一个总长不做也罢"。  
他说:应当由内阁代总统对国会负责,总统不负责任,凡是总统的命令,不仅要阁员副署,并由内阁起草,这才是责任内阁制的精神。责任内阁则应该由完全的政党组织,反对混合内阁、超然内阁。  
他之所以坚定地主张责任内阁制,陈旭麓认为还有一层意思他自己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试图通过这一制度性的安排而由革命派掌握实际权力,排除旧官僚的影响。他早就为自己没有能够前去领导武昌起义,使大权落入黎元洪之手悔恨不已,所以才极力劝黄兴在南京开辟新天地。对袁世凯这样一个"不学无术,其品更恶劣可鄙"的人,就更有必要用可靠的制度来限制他的权力,使他不至于脱离共和的轨道。袁已经取得了民国大总统的高位,那么,除了责任内阁制之外,还有什么更有效的制度呢?从袁世凯当时的紧张来看,从民国的体制来看,一旦宋教仁的政党内阁组成,袁想在这样的制约之下走他的专制独裁之路是不太容易的。  
作为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大一统的集权专制传统的社会,在建立民主制度时不得不考虑在美国式的总统制和法国式的内阁制之间作出一种选择。由于根深蒂固的专制传统、缺乏长期深入人心的民主启蒙,在总统制下任何一个当上总统的人都有可能走向集权、甚至独裁。内阁制在制度安排上对这样的最高权力进行约束,宋教仁的这一思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今天我们回首历史,看见的仿佛只有尘埃,只有权势的喧嚣和赞美,殉道者的血迹早已干了,他们为此流尽了热血的思想也早已被我们淡忘。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记忆里永远缺乏忏悔、缺乏反省,因此先行者的教诲总是被我们一再遗忘,历史总是重蹈覆辙。这是我们的悲哀,是全民族的悲哀。  
1913年3月的那一刻,宋教仁先生以他的鲜血染红了他所追求的民主理想,也染红了整个沧桑百年史。年轻的宋教仁被罪恶的专制子弹击中,他永远年轻,他的生命定格在32岁,定格在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痛苦的是一个宋教仁到下了,并没有什么千万个宋教仁站起来,优秀的人物总是只出现一次,只有败类常常重复出现,只有庸人可以批量复制。  
重温宋教仁的宪政思想,更加为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感到可悲、可怜、可恨!悲的是我们失去了一个走向民主的大好机会,这样的机会是难得出现的;怜的是一个不知道爱护自己的优秀分子的民族,终究是无法真正站立起来的;恨的是袁世凯们总是占据着这个民族的优势地位,他们从来就不放过宋教仁们。而今袁世凯们,多少大大小小的军阀、官僚都已化为粪土,只有宋教仁依然站立在历史的风尘中,默默地凝望着我们。
傅国涌,历史学者,自由撰稿人,当代中国著名知识分子。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知识分子问题等。人民网、共识网、天益思想库均有专栏。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金庸传》、《百年寻梦》、《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发现廿八都》等。



 

 

博文链接1 

蒋经国名言录

民主社会主义在瑞典成功

[转载]回看百年蒋经国

近现代著名演讲(11)蒋经国

近现代著名演讲(10)邓小平

近现代著名演讲(9)毛泽东

近现代著名演讲(8)蒋介石

近现代著名演讲(7)胡适

近现代著名演讲(6)陈独秀

近现代著名演讲(5)陈寅恪

近现代著名演讲(4)蔡元培

近现代著名演讲(3)孙中山

近现代著名演讲(2)章太炎

近现代著名演讲(1)梁启超

中国左右派的“文革思维”

[转载]炎黄春秋创办人萧克将军:不能以政治需...

[转载]瞿秋白的悲哀

[转载]回首毛泽东时代2

[转载]回首毛泽东时代1

影响中国的50外国人(4)

影响中国的50个外国人(3)

影响中国的50个外国人(2)

影响中国的50个外国人(1)

[转载]好同志中,共产党杀的甚至比国民党杀的...

1840-1949中国人的另类脸谱

[转载]胡耀邦中南海平反错案

冯筱才曝光五四运动真相和恶果

有谁知道德载物”25德!

[转载]没有思想自由的党国早晚要亡

百位文化名人轶事(4)

百位文化名人轶事(3)

百位文化名人轶事(2)

百位文化名人轶事(1)

李务农:读野夫的《地主之殇》

[转载]历史的谎言:让人啼笑皆非的鸦片战争

十六个做人的硬道理

汪精卫叛国投日另有隐情

一句话评一百位皇帝

蔡霞:主义背离常识,就会堕落为谎言

共产主义的终结

中国社会的零度诚信

我认为较好的一些博友

感恩未曾谋面的博友们

论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个很糟糕的幻想

[转载]毛泽东等谈三年大饥荒

马克思的风流债,恩格斯来背黑锅

解读共产主义的真实起源!

邪教组织的典型特征——暴力倾向和攻击性

[转载]“推翻三座大山正传

也从商品经济到底姓什么说起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为什么也是空想

人生十鉴

天规28条:人在做天在看

[转载]是是非非周恩来(完整版)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读

[转载]谁都无权淡化文革及其教训季羡林

金灿荣讲座中干货很多

[转载]炎黄春秋创办人萧克将军:不能以政治需...

[转载]民主的精典陈述

[转载]好同志中,共产党杀的甚至比国民党杀的...

国家转型究竟需要多少年?

[转载]三大贪官当年全都全票当选说明了啥?

[转载]沈志华:中朝关系惊天内幕

[转载]战败日本军官剖腹自杀全过程[16P]

[转载]盘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伟大变革》

[转载]罕见老照片:解放前中国各地俯瞰照(航...

[转载]陈云之谜》

左权牺牲43年后才得以摘掉托派帽子

黄克诚:我所知道的庐山会议

1950社论:只有国民党反动派才痛恨蒙古独立

[转载]力革命是现代文明的大敌

庐山会议50年:九大元帅当年如何看待彭德怀

[转载]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

[转载]万能在线查询》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读》

古今中外100位名人经典语录全集

当代中国九大思潮

给自己写一份《生命使用说明书》

[转载]中国历史上一百个传奇女人

王实味《野百合花》

论共产主义之荒谬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愿被共产主义洗脑

一个真正共产主义国家

这位女中央候补委员特别在哪儿?()

[转载]各省市首富排行:你家乡是谁

这12位“特殊”的省委书记省长将列席六中全会

六中全会要讨论哪些大事?

六中全会 四落马中央委员待处理

六中全会召开 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

革命是怎样从天使变为魔鬼的?

苏联70年腐败史

[转载]中国人大与西方议会有什么区别

文革起源各种观点研究述评

奇文:徐其耀给儿子的信

《历史老师没法当(打油诗)》

史上最淫荡的谜语》

[转载]靠“三忠于”飞黄腾达的官员?…

中国十大骗子产业

五千年历史四字谣(4

五千年历史四字谣(3

五千年历史四字谣(2

五千年历史四字谣(1

《藏头七绝一百首()

[转载]林彪没来得及寄出的一封信

《人生要小心处理的50件事》

《中国历代著名口号大全》

100句最经典的古诗词(4

100句最经典的古诗词(3

100句最经典的古诗词(2

100句最经典的古诗词(1

[转载]启蒙的反思》

《品读这经典的一百句话》

朝鲜战争爆发真相解密

新国家还是新政权

“文革”期间名人自杀档案

西方的“十项控诉”

辽宁补选447名省人大代表 454人终止代表资格

博文精选73王橙宇

博文精选72王橙宇

大裤衩里消失的名人(转帖)

趣谈人世十种人

[转载]应该怎样看待温家宝

透析中国百姓缴税明细

文革起源各种观点研究述评

[转载]南街村欠债十七亿元,至少要二百年才能还清!

个税改革重磅来袭!重点是高收入群…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

[转载]中国荒政史

谁来写《中国地富调查》?

[转载]党国不分,党产迟早必遭清算

把人民的权利交给人民!(新华日报社论)

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简历

《中华历史四字谣》

《可以倒读的千古奇诗》

林彪518讲话(全文)

[转载]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让孩子看看,这才...

[转载]灭绝人性的文革93种酷刑

全文4000字无一字重复!

[转载]科学社会主义失败探源

胡星斗研究版《宪法研究》

西方针对马克思主义的十项控诉

骈体美文四篇欣赏

信任危机才是时代的最大悲哀

[转载]揭秘中国司法8大“潜规则”

秦晖:农民问题上的“主义”变迁

现代中国的第一次民主转型

平型关战役日军死伤真实统计

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总结(4

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总结(3

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总结(2

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总结(1

纪登奎儿子谈父亲上台下台的往事

毛泽东一份耐人寻味的电报

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挑战(3

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挑战(2

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挑战(1

[转载]赵紫阳揭十三大内幕:姚依林阻击万里田纪云

红军分裂和南下的原因在哪里?

走下神坛的四渡赤水

“荷兰马列主义党总书记彼得森”骗子真可笑!

习近平的《自述》

极左人士编造的离奇谎言

斯人已去,毛洛还欠一个道歉

中国现行的31种刑讯逼供的方法

泽东临终前的几个小时

中国改革绕不开基本的制度问题

上海帮的末日

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全部名单

十八届六中全会亮点抢鲜看

纪登奎:我是中共历史悲剧性人物

汉娜·阿伦特:论极权统治

钱理群:鲁迅与毛泽东

王橙宇简介

朱学勤:“造反派,真的反了吗”?

[转载]习总身边的智囊团:个个出手不凡

[转载]经典中国定律

[转帖]中国100名意见领袖名单大全及简要评点

红朝前七子与后七子(推荐转发)

[转载]《毛泽东周恩来44年权斗史》一书的作者...

佛语经典语录100

[转载]解密:1975年毛泽东为何违心赞同邓小平

[转载]趣谈人世十种人

[转载][转载]应该怎样看待温家宝先生?

朱老总的临终遗言

[转载]大裤衩里消失的名人

[转载]宪政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文革起源各种观点研究述评》

1970年庐山会议及毛泽东、林彪冲突起源

胡星斗研究版《宪法研究》

曹思源:“六个不搞究竟是何道理?——国事大家谈

1975年驻马店水库溃坝事件

共产主义运动带给人类的是什么?

[转载]官员财产都不敢公示何谈治国理政?

[转载]郭沫若的御用神诗

[转载]红色亿元村南街村幕后的荒淫与邪恶

[转载]这段话是最好的政治定义

吴思:大国衰亡定律

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四个可能趋势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转载]推翻民国,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图解七大军区现任司令员其人其事

[转载]毛泽东写给江青的信

《毛泽东诗歌抄袭部分合集(转载)

中国最早的宪法(3

中国最早的宪法(2

中国最早的宪法(1

近代最伟大的两个人(转)

[转载]毛泽东最后的日子

[转载]姚文元回忆录爆出若干珍贵历史内幕

[转载]毛新宇和蒋友柏的惊人差异

[转载]上台之前中共反复如是说

卜伟华:“群众专政”与“砸烂公、检、法”

[转载]特殊的服务小组

[转载]张作霖“残忍”绞死李大钊真相…

文革高层政治人物的研究

关于林彪事件研究的几个问题

1965年中央军委作战会议风波的来龙去脉

毛泽东逼出来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转载]“九一三”后清查林彪住处亲历记

中国当代焦裕禄为啥存款17亿?

[转载]中国最著名两个孙子的言论对比

[转载]曾国藩36字计

[转载]一张图让你了解左派右派

毛时代的衣食住行

[转载]1980年四千老干部大讨论

《毛泽东资料大全》

[转帖]中国100名意见领袖名单大全及简要评点

六十岁前与六十岁

1950.02.24《人民日报》社论 :只有国民...

[转载]因喊出打倒毛泽东而消失的军队》

[转载]《一滴泪——从肃反到文革》》

《把人民的权利交给人民(新华日报社论)》

《《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

《【极端十年】毛泽东为何发动文化大革命?》

《蒋介石抗战胜利讲话全文》

[转载]中国向这国派出了32万军队:至今都未公开》

《文革中的歌曲》

[转载]没有新闻自由 就没有公义存在

[转载]社会已经病入膏肓

[转载]十句话说尽中国千年史

数千亿巨资买三个〝仇人〞

全世界最智慧的机器人都聚齐北京了

习近平纪念长征80周年讲话全文

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名单完整版

谁抽去了中国人的脊梁?

曹思源:“六个不搞”究竟是何道理?—…

文革十年 那些迷失的红卫兵

中美政府收入和开支比较

《张玉凤和儿子》

[转载]宪政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

奇文《 官场精华语言》

[转载]中国式纠结,总结的很精辟

[转载]中国历史上的二十个圣人

毛泽东林彪等召见造反派五大学生领袖(转)

共产主义运动带给人类的是什么?

古今中外座右铭大全

[转载]周有光:土地改革法 错!

[转载]毛泽东的特供小组

[转载]赵紫阳揭十三大内幕:姚依林阻击万里田...

胡绩伟:毛泽东自食其言

[转载]中国各省市历史名人(值得收藏)》 

《奇文《菜根谭》360篇全译(下)》

《奇文《菜根谭》360篇全译(上)》

毛泽东27位秘书的结局(转载)

[转载]冷宫名人张申府与中共三巨头

[转载]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

[转载]谁是斯大林在中国的干儿子?

王实味《野百合花》

[转载]八国联军为什麽要侵华?

[转载]中国古代诗歌里的淫词艳赋

《奇文《 官场精华语言》》

[转载]最新最细的省籍高官排名!看看你的家乡...

陈志武:中国的政府规模有多大?

骈体美文四篇欣赏

[转载]中华民国时,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913林彪出逃事件”是毛泽东逼出来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