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王橙宇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转载]图说中外文化差异

$
0
0
原文地址:图说中外文化差异作者:梁恕俭

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很复杂的。

先从饮食文化说起,它最能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国、法国和意大利,我们看看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很讲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不下什么工夫,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同样的一个饮食诉求显形在西方是汉堡,在东方则是包子。一个外露,一个内敛。
说这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个开放,一个包容,倒也有几分道理。

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在中国的文化背景里,红色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吉祥喜庆,而在西方人的观念里,红色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挑衅和动乱,我们看到西班牙斗牛士拿着红布就是向牛挑战,红色可以激怒斗牛,所以,中国人在喜庆的节日里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而西方人一般选择蓝色,因为他们觉得蓝色代表冷静和沉着。

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是: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西方人比较具体;在生活态度上的差别是: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注重实用;在绘画和雕刻艺术上,中国画是泼墨写意,西方的油画讲究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比如:中国人为了表现神仙可以飞行就在仙女的脚下加上几朵白云,体现飞的意境。西方人就不能理解我们这种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西方的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因为他们只有想到翅膀会飞。在雕刻作品中,中国人更注重想象力和意境,比如一个猴子蹲在马背上,它们的比例相差无几,只是表现了一种意境:马上封侯。而西方的雕刻作品讲求写实和细腻,绝不会出项这种比例失调的艺术作品。

中国人在介绍来宾时,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会加上很多主观评论。但西方人认为,介绍客人时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都有强加的感觉,介绍主要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附加外貌和抽象的评论。

西方人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在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不必教人怎么做。中国人往往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

中国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无需郑重其事征得同意。美国人则没有串门的习惯。平时如果有事上门,事先要确切地预约时间。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是不礼貌的行为。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美国人视为打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行为。

中国人缺少拥抱,缺少肌肤之亲。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经常被触摸和拥抱的小孩的心理素质要比缺乏被触摸和拥抱的健康得多。在西方文化里,父母和儿女、兄弟姐妹之间、好友之间,从小到大没有间断过拥抱和亲吻。任何言语表达不能代替肢体的表达,我们不善于用肢体动作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亲近,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东方人喜欢把问题复杂化,而西方人则喜欢简单,不愿使自己活得太累。许多中国人觉得西方人单纯,简直有点傻,或者说像小孩,童心重。

西方本质上是一个道德至上的社会,也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社会讲究先说好后不乱,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有些时候要用法律文本的形式明确当事双方的责权利。即是对自己权利的保护,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中国文化讲仁爱,重义气。在西方,儿女成人后,父母没有再抚养他们的义务,回家吃饭一分一毛也要计算清楚。

中国人的思想原本是极其活跃的,战国时期就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而后却焚书坑儒,再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一根无形的绳缚牢了中国人探索的手脚,思维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狭小。

较之中国,西方的宗教信仰则显得单一。除了上帝和耶稣,他们似乎再没有其他的神明偶像,因而思想也较为集中与固定。当西方的启蒙思想家们拿着他们的著作到处宣扬人权的时候,中国却始终无法形成一股足以革旧立新的大风气。王阳明将早已变了味的儒学恶化成了心学。那时的中国正是在这样思想引导下死气沉沉。

无可否认,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是领先于西方的。并不是产业革命使得西方飞越了中国,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是那位诗人在油灯下创作着他的《神曲》的时候,西方就已经迎头赶上。而古老的中国,先进文明前进的步伐却消失在了无休止的宫廷争斗与愈演愈烈的文字狱里了。

 

下面通过一组图片将中德文化进行对比。对于其内容真实性而言,暂且撇开不谈,单单就其设计而论,我觉得很棒、很有意思,相当简明、直观和有趣。(图文均摘编自网络)

 

意见

生活方式

准时

人际关系

对待愤怒

排队

自我

周日街景

聚会

在餐厅的声音

胃疼时的饮品

旅游

美丽的标准

处理问题

三餐

交通工具

老人的日常生活

淋浴时间

心情与天气

领导

时尚

孩子

想象中的对方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