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被腰斩的清华校训
来源:當歸的专栏
许多清华人在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告诉过我们,清华原先还曾经有过一个校训。其实,清华的校训原本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而现在却被拦腰斩断,只剩下前面8个字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是不凡,语出《易经》,因梁启超先生在清华之演讲而名扬天下,遂成校训。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则出自清华大学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所写的碑文“…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先生说,“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请陈先生出任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陈先生提出的第一个条件是“允许中古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也就是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政治。不只陈先生一人要如此,要全部的人都如此。第二个条件是:“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这样的条件,中央政府当然是万万不可答应的。
建国以后,蒋南翔校长打破了梅贻琦校长“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教授治校、通才教育”的方针,开始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人才,创建了“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制度。直到今天,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也是清华领导们引以为豪的成就,成了清华的特色教育。
那时候的口号是“又红又专”、“听话出活”、“工程师的摇篮”和“做党的驯服工具”等等。
如今“双肩挑”的光辉历程走过了50多年,“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清华精神,也失落了50多年。
看看精神失落后的清华。50年代我们的教务长、大右派钱伟长先生说:“校务委员每当开会决定学校里的一个重大问题时,总是由党内负责干部介绍一下情况,问题分析的很全面,谁也不会投反对票,就这样顺利通过了。党内有好多资料,党外人不知道,很难发言,校务委员会实际是个形式。党把人分成两类,对一类人(党团员)总是先看他的优点,对另一类人总是先看他的缺点。清华党委对老教授总是报怀疑的态度。多数系主任与教研室主任没有真正当家做主。像建筑系主任梁思成教授这几年就是挂个空名,从未问过系务,竟然连一个徒弟也没有。近年来学校里一种寂静肃穆的空气实在让人难受极了,老教授们认为没有出息的一些人,偏让他进教研室当助教。选拔学生出国,教师提级等重大问题,也没有征求过教授们的一点意见,走的尽是党和行政路线。”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还是20世纪90年代才恢复的。
原本16字的校训,为什么无端地被砍去一半,我想,原因是大家都能明白的,有人不喜欢甚至惧怕“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校训被腰斩了,没有了“精神”和“思想”,清华的传统也就丢失了,剩下的只是教你做个好奴才的训诫。
20多年前,清华就发誓,要在校庆100周年也就是2011年的时候,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如今,为时已经不多,看来是实现无望了。不知当初信誓旦旦的当权者作何感想?即使再过20年,这个夙愿恐怕也难以实现,原因何在?人们想过吗?
时下人们正在发问:中国高等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才?发问者不少,回答的不多。从上到下,全都昏昏然,茫茫然,即使隔靴搔痒地说几句,也都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其实,许多人很明白,就是不敢说出来。
我想,现在,或许可以从这个被腰斩的清华校训中找到答案。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有错吗?
如果有独立精神,就不会甘于做奴才,就不会轻易被驱使,就不会只做工具和炮灰。如果有自由思想,就不会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就不会溜须拍马趋炎附势,就不会全国只用一个脑袋想问题。这就是“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不被当权者认可的原因所在。
当权者需要的是“听话出活的奴才”和“忠诚驯服的工具”,不是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叛逆。孔老夫子不是早就说过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
这也是清华成不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的症结所在。
北洋军阀政府能够任命反对派的蔡元培做北大校长,而蔡元培校长能够拿着政府的经费并同时拒收政府的公文。蔡元培校长宁肯自己辞职,也要救出被捕的北大学生。
那时候的胡适能够喊出“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世界一流大学也不是一群奴才能够建造得起来的。这就是“独立精神”!这就是“自由思想!”这就是高等学府的灵魂。
没有“独立精神”的结果是,上面不让说的话不能说,上面不让研究的问题不能研究。没有“自由思想”,就得揣摩领导意图,领导允许怎么想才能怎么想,领导喜欢怎么说才能怎么说。
全国上下只有一个脑袋想问题,其他人跟着忽悠就行了。外国总统来清华演讲,学生提出的问题也都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什么时候鼓掌都是和上面的要求相一致的。堂堂清华,连一个有点独立精神的问题都提不出来,还谈什么世界一流大学!
蔡元培先生为北大奠定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虽然现今尚存与否颇有疑问,但仍然是值得推崇的伟大精神。他早在1919年就提出了中国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1919年6月15日,《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这是中国大学实现大学精神的基本条件,缺乏这三个条件,中国大学跻身世
界一流将永远只是梦想。(想看更多精彩文章请加微信号:shan63542)
被誉为“清华之父”的梅贻琦校长也很推崇蔡元培先生的大学精神。他说:“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
清华校训之被腰斩,并非仅仅清华之悲哀,它标志着中国大学精神的迷茫和缺失。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大学精神的迷失意味着民族精神的沦丧。重新塑造真正的大学精神,是中华民族兴盛的根本之路。
[转载]毛左毛粉毛迷都是些什么人?
原文地址:毛左毛粉毛迷都是些什么人?作者:罗慰年
作者:不祥
来源:微信
毛迷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我知道有这么多毛迷以来就一直在心头萦绕。记得我09年4月份刚开始上政论性网站,看到网上居然有这么多为毛歌功颂德的人时,我是大吃一惊又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将中华民族祸害得如此惨烈的人居然也有人唱颂歌,还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经过与毛迷们n场发帖争论,总算大致搞清楚了他们是怎样的几个群体,下面就一一道来,不足之处请大家补充。
第一个群体是社会最底层的一群流氓无产者,这一群人中小学就没有好好学习,完全没有从事脑力劳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也没有悟性去学会技巧性高的体力劳动,普通的体力劳动又嫌太辛苦且收入低。这些人对食物链的贡献基本只有两个:一是制造果蔬植物所需的天然肥料,另一个是保证人类种族延续。这样的人如果安贫乐道也还罢了——毕竟美国也有人不愿工作只愿做流浪汉,问题是他们的物欲还特别强烈,要求吃好穿好用好住好玩好,就是不考虑他们能为他人付出些什么,能为人类社会做出多少贡献。这一群人中的相当一部分会沦为盗抢的刑事罪犯,另一部分稍有良知或者胆不够肥的就成为毛迷,他们那怯懦卑污的心灵就幻想中国再出现一个大流氓带着他们去打土豪分田地,把富人的财产全夺过来供自己挥霍,把过去的富人们全踩在脚下任意踏碾以发泄他们那卑劣人格所产生的莫名仇恨。
上一种是最底层的毛迷,第二我们就分析一下最高层的毛迷。这部分毛迷基本都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有的被称为“叫兽”,算得上知识分子;有的则过去或现在身居高位;他们智商极高,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毛迷,只是装出来忽悠人而已。你想,毛时代的知识分子是臭老九,郭沫若两个儿子被搞死还得陪老毛笑脸;高官也是战战兢兢的怕被打倒,毛时代他们有什么好果子吃?除非老年痴呆,他们怎会成为毛迷?他们是想成为第二个毛泽东,取得最高权力,在中国大地呼风唤雨,像毛一样爽一把,甚至把中国搞成家天下也不无可能。
他们把自己打扮成下层民众的代言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有一大堆炮灰供驱使,为此他们常常慷慨激昂地骂贪腐,给人一种不畏权贵的表象,其实可能正是为了掩盖他们是受某些上层大人物豢养委派或者与之达成了某种默契,让人们不去想到任何社会最上层的权力阶层一定会反对中下层官员贪腐这么一个事实。装扮成毛迷只是忽悠底层毛迷的需要,必须指出,流氓无产者也非常乐于“被忽悠”,二者是一拍即合,“被忽悠”的流氓无产者们又会帮着这些伪毛左野心家去忽悠那些真心寻求公平正义的底层毛迷和非毛迷民众。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经验证明,这两种“恶”的结合必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大乱,很可能造成民族大倒退。
第三个毛迷群体主要来自低收入群体,他们都能靠自己劳动自食其力,但是生活条件也仅只略好于温饱,相比毛时代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提高不大。社会的严重不公让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受学识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无能了解欧美日韩等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生存境况,不知道今天人类文明已经达到的高度;他们本来就深受中国几千年帝王专制思想的影响,中小学又被教“愚”了十来年,完全没有现代公民意识,再被伪毛迷们一忽悠,很容易就将毛当成了无所不能的公平正义之神,以为通过拜毛崇毛、回到毛时代能带给他们所渴望的公平和正义。这个群体是被伪左们挥舞着毛太阳这把锋利的毒刀阉割了思想乃至思维能力,成了思想“阉奴”还觉得特别幸福的一群人。
例如他们相信伪左们胡编的文革是为了反贪腐的谎言,却不去想毛直接用贪腐的罪名将刘拿掉岂不轻松许多;他们反对贫富差距,要求“公平”,却又为毛时代几十倍的收入差距和权贵干部特供制度辩护,想不到他们的这些辩护理由一样可用于为今天的社会不公辩护;他们对毛的迷恋就像古时皇宫中的“小顺子”们,因为“净了身”能经常面见圣上,亲自为皇上和娘娘做事,纵做了太监也觉得幸福无比。在他们的眼里毛的一切都是对的,而同样的事情落在别人头上就是犯罪。他们完全不具备将事物联系在一起,从整体上用相同的价值标准进行分析评判的能力;知识面也很狭窄,曾有民主人士恶作剧将毛在四十年代写的一篇热情讴歌美国民主的社论贴在网上故意不说明出处,引来毛迷的狂轰滥炸,什么难听的话都骂了,最后被告知那是毛写的,结果可想而知是多么滑稽。
日常生活中这些毛迷基本上浑浑噩噩,有的具有很朴素的善良,有的又与流氓无产者靠得很近而相互流动;他们的价值取向比较模糊,正义感淡漠,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缺乏理性的深思熟虑,鲁迅所谓之看客就是这一群人。当社会动乱来临,他们很容易被眼前的小利所吸引,被煽动性的语言所鼓动,成为被裹挟的炮灰。四十年代分得田地被鼓动起来参军打仗的农民大部分是这个群体,最终却不仅没能保住其分到的田地,还承受了几十年剪刀差的巨大盘剥,大饥饿时饿死的绝大部分也属于这个群体。文革中的底层造反派也是这个群体,后来清算时大多又被拿来做了替罪羊。这大概也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了。
上面三种都可以称之为铁杆毛迷,伪毛迷是死撑着也要伪下去,没有退路,否则两头不落好。这三类毛迷都有一个奇怪的共性:平时总爱扮成反美斗士,可是一旦有什么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或事被美国媒体或实体赞扬的话又眼巴巴地拿出来到处炫耀,什么西点军校树雷锋、某个跨国企业又将毛的哪一句话写进手册之类等等。这其实是一种阿Q式的心理反映:阿Q平时总爱炫耀自己祖上也曾阔过,可是阔人们都无视于他,于是阿Q便在遇见阔人时总表现得如同打了雄鸡血一般把头高高昂起,一副粪土富贵的样子,其实骨子里还是为了吸引阔人的眼球,冀望阔人的垂青罢了。
还有极个别被毛的整人手腕和斗争权术所迷,将毛的斗争哲学看得空前绝后,沉迷于其帝王权术研究之中不能自拔,却忽略了对政治家所造成的结果的关注。这种人数量极少,对社会也没有什么危害,就不单独列举。
第四类毛迷是临时性的,他们基本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有良知和较强的正义感,大部分有一定的分析思辨能力但不算强,中学数学里的几何证明题是头疼的难点;他们容易陷入马主义学说体系里概念循环互证的诡辩泥潭,却忘了或无能去分析支撑这个学说体系的基础是否正确或成立。他们大多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处于社会中较低的层次,对人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事物的认识分析也容易流于表象,深入推理挖掘的能力较弱,看到毛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想当然地把“人民”等同于民众,以为毛真的是为国为民的典范,却不知道不做奴才追求自由民主的工人农民被说成是地主或资本家的“狗腿子”,自然排除在了“人民”之外;所以在这句话里第一要搞清楚什么才算“人民”;第二是“人民”之外的人怎么对待;第三是服务的具体内容有什么,别只能“被服务”,例如谁敢做钉子户只要一顶“阶级敌人破坏人民利益”的帽子扣过去,最野蛮血腥的强拆也可以说成是为人民服务了。
这些人基本上只能从自己目前所在阶层的切身利益出发,试图寻找到一种“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这种所谓的“公平正义”除了使他们目前所处社会阶层的利益最大化,对整个人类社会会带来什么后果他们考虑不到或者有意无意地回避思考。之所以说第四类毛迷是临时性的,是因为随着年龄、智慧、知识水平的增长和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提高,这些人会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转而赞同尊重私权、平等自由的民主法治社会。现实生活中不少民主派人士过去都曾是这样的毛迷,林昭、顾准在反右之前是;张志新、遇罗克、李九莲等在文革之前是;熊飞俊自承二十多岁时也是。他们与毛的关系正应了那句老话:因为误解而结合,因为了解而反目。补充一句,先驱者们能在只有极少信息的漆黑夜空中绽放出划破黑暗的思想火花,分析思辨能力当然是顶尖的,他们成为毛迷是因为资信全无被蒙蔽所致。
民主派人士所能做的也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尽早地唤醒并争取第四类毛迷,防止他们被伪左引入歧途,将来充当炮灰。
[转载]“抗美援朝”,中国是个冤大头!
原文地址:“抗美援朝”,中国是个冤大头!作者:十一郎老石
首先,当年出兵的理由有点“虚无”,说美帝和其走狗悍然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于是我们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而事实却是,当年是三胖他爷悍然发动战争,打过“三八线”去的。
按说北朝鲜打南朝鲜是民族战争,其它国不得干涉。但朝鲜在二战前是日本殖民地,后来美苏揍跑了日本,占领了朝鲜,划三八线为界,互约井水不犯河水,美占领南,苏占领北。
所以金日成打过三八线,美国认为是侵略,以联合国的名义予以反击,当时的军队就称为联合国军。这在今天也是合理的,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问题,我国一直这样说。
但道理永远是我们对,那时我们批评,美国“操控”了联合国。
都不好意思抱怨苏联大哥,怎么不动用“否决权”帮忙?大哥当然明白,那场战争就是不义之战,错在北朝鲜,苏联不可能与国际大家庭翻脸。斯大林决定不出兵,而告知毛泽东:你出兵,我援助武器。
我们出兵,去帮不义之师与联合国军打仗,去帮苏联跟美国对着干,标准的冤大头一个!
至于称为什么称志愿军,那是毛泽东耍的花招,好处是,政府可以不认账,那是“人民志愿”的。
中国做了冤大头,几十万生命丢在了异国他乡,更是冤大头!
至今还有人赞扬那场不义之战,冤死都不亏!
[转载]加拿大华人精英“大战”毛粉——温哥华侨民抵制“红歌会”纪实
原文地址:加拿大华人精英“大战”毛粉——温哥华侨民抵制“红歌会”纪实 作者:competa
九月三日晚上,一场由温哥华毛粉鼓捣的《纪念毛主席逝世四十周年文艺晚会》在当地一个叫巨星舞台的剧场举行。活动主办单位是:加拿大湖南商会、温哥华湘潭湘情会和加拿大华枫艺术家协会。在澳洲悉尼一些毛粉试图举办同类“红歌会”遭当地民众强烈反对夭折后,这场晚会成为海外仅有的一场公开纪念毛泽东四十周年忌日的活动。
毛粉胡搞,新移民看不下去了
和悉尼的毛粉不同,温哥华发起单位这次比较“低调”,不发广告,不开记者会,但是,消息还是被人披露,并在温哥华网络媒体传播,许多华人感到不可理解。“加拿大价值守护者联盟”通过各种管道疏通,希望主办方从社区和谐出发,最好不要举办这种活动,但没有成功。
眼见温哥华的毛粉“红歌会”就要举行,温哥华有一位抵埠才两年的新移民Glary先生实在看不下去,单枪匹马在网上倡议“组团抗议”,一时间获得不少人的响应。
到九月一日晚上,离“红歌会”举行只有两天,Glary在微信圈组了一个“温哥华抗议举办毛忌日活动群”,筹备上阵。Glary祖籍江苏,姓胡,二○一四年才移民来温哥华。
Glary说:来到海外两年,真没想到这里简直比大陆还“红”,居然还公开搞这种“红歌会”,这让我们这些家属经历过文革苦难的人情何以堪?毛粉真要搞的话,可以私下进行,不能以这种公开方式来祭拜,这种行为严重影响社区的和谐,如同在不少华人的心口撒盐,相信很多人都看不下去,所以必须予以抵制。
“加拿大价值守护者联盟”在九月二日晨也发表声明,对温哥华华枫艺术家协会等团体执意举办纪念毛忌日活动,深表痛心和关切,并表示应社区不少民众强烈要求,演出当晚会前往红歌会演出剧场外面和平抗议,以维护温哥华华人社区形象。
声明称:“任何以侨团、商会、同乡会名义并在营业性场地举办的公开纪念毛活动,都会给社会传递出一个非常错误的讯息。毕竟我们是生活在加拿大这片土地上,我们不能吃了民主的饭,还要去砸民主的锅。我们既然选择在加拿大生活,就要坚定地去维护加拿大的价值,并且和任何敌视甚至期望砸烂这种制度的历史人物保持距离,这也是一种对国家的忠诚。”
守卫未来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
这场音乐会预定九月三日晚上七点举行。不到六点半,“加拿大价值守护者联盟”召集的一支由中港台新老移民以及大陆短期访客组成的三十多人的抗议团队陆续到达剧场外面。
他们支起扩音设备,人手一面加国国旗,来自香港移民二十多年的伍卓华手举一面巨幅加拿大国旗。Glary买来了几十面加国国旗。电脑工程师石方搬来了专业的音响和扩音设备。还有不少素不相识的朋友带着制作的标语牌,从温哥华四面八方赶来了。标语牌上面用中英文写着:警惕红潮污染加拿大社会、海外毛粉、华人之耻等标语。其中还有一条大横幅上写着:温哥华毛粉,薄熙来找你回家吃饭!
大陆企业家孔德荣移民温哥华已经六年,他带着自己的孩子还有朋友的孩子也赶来了。他说,一定要孩子也来接受一下教育,让他们知道是非和善恶,让他们知道如何坚守加拿大的价值,守卫未来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
三十多位抗议者手拿国旗在剧场外面,组成了一个加国国旗方队。随着加拿大国歌声的响起,大家齐声高唱,把剧场里面张罗“红歌会”的人搞得十分狼狈。
温哥华是个“红番(泛)区”
这场红歌会的发起人叫史兆宽,他是温哥华一个叫华枫艺术家协会的会长,此协会在温哥华并无任何知名度,被当地圈内人士称为“一人会”。这些年,学中文出身的史兆宽以“音乐家”自居,作词作曲写了些歌。这次,他联合两家温哥华侨团发起举办纪念毛忌日的活动,被人连呼“看不懂”。
温哥华号称北美“红番(泛)区”,毛粉势力较大。有个来自四川的政治难民颜宾还曾创立过“红教”,专门在加国从事宣传毛泽东、宣传中共“四项基本原则”的活动。颜宾平时穿着写有“毛泽东万岁”的T恤招摇过市,在社区很活跃。二○○九年十二月和二○一三年十二月,当地一些侨团也分别举行过纪念毛泽东诞辰的活动,颜宾都是主力,却从来没有见过史兆宽的身影。
这场由史兆宽发起举办的红歌会,并没有邀到当年几家主要的“毛粉”团体,因为二○一三年十二月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活动,遭到了当地“加拿大价值守护者联盟”以及民众的强烈反弹。
史兆宽搞的这场温哥华“红歌会”,可容纳近两百人左右的剧场,到了七点半,总共进场人员不足五十人,加上演职人员勉强凑够八十多人。演唱的歌曲主要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深切怀念毛主席》等,还演唱了由史兆宽作词作曲的女声独唱《万众歌唱毛主席》。
这次活动全部免票进场,还专门给观众破例准备了简餐,面食、小菜和水果一应俱全,但场面依旧出奇的清冷。几乎所有当地知名侨领都没有到场,连演员也鲜有温哥华华人社区知名歌手。唯一有位朱姓男高音歌唱家本来演唱《北京颂歌》,最后还是被人劝阻没有到场。
“红歌会”场外开起了“声讨会”
在场内“红歌会”粉墨登场演出之际,场外的“声讨毛贼”小型演讲会也超级精彩,抗议者们大家每人三分钟,个个表现出众。曾经三次见过毛泽东的红二代韩先生说,作为老红军的后代,自己今天一定要来告诉毛粉们,他父辈为之奋斗的理想和毛呈现给大家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才千辛万苦来到加拿大,这下惨了,毛粉又追来了,这都是那门子的事呀?你要毛粉好歹离毛住得近点呀。
来自山东的电脑程序设计师石方说:为罪犯准备的是监狱,而为毛泽东准备的是地狱,希望红歌会的举办者好好想想,在自由的加拿大你究竟要选择怎样的一种价值判断,害苦自己不要紧,拖累了整个社区的名声,那就罪莫大焉。
从河南来温哥华探亲的老王开车几十公里参加集会。他说,他见温哥华居然有人要搞毛忌日的纪念,感到非常可笑,因为在大陆这种明目张胆的公开毛粉唱红活动不是少了,而是不敢搞了。所以,他看到一些温哥华的华人居然这样胡搞,心里非常气愤。他说。大家想想,咱们的孩子都在这里,温哥华今后的华人会越来越多,这不是让全世界人民笑话我们吗?
到了晚上八点多,“声讨毛贼演讲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候,剧场里面开始有观众和演职人员从大门口陆续离场。所有抗议者一字排开,面对剧场大门,只要见有人出来,就高呼口号。他们喊的口号是:东方霉、太阳黑,中国出了个大毛贼。坚决守护加拿大价值,警惕红潮祸害社区。还有针对红歌会主办者的:毛粉史兆宽,送你去北韩!
散场的观众一见这阵仗,满面尴尬,也有人行色匆匆,赶紧抽身走人。笔者问一些观众参加“红歌会”有何感想,他们都不愿意回答。其中,有位老年观众开玩笑道:“我不是毛粉,不就是来蹭了顿饭还免费听了次歌,也挺好的。”有位观众还说:剧场里面有两个观众一边看,一边在骂老毛呢。
更让人可乐的是,“红歌会”主要负责人史兆宽直到剧场内空无一人,还不见从大门口出来,后来有人报信,他和一拨人从剧场后门走人了。
[转载]指定“当选”比贿选更可耻,更悲哀!
原文地址:指定“当选”比贿选更可耻,更悲哀!作者:十一郎老石
这次辽宁省人大代表贿选案,据有关部门通报,被查处955人,其中省部级干部34人,厅级干部905人,其他人员16人,辽宁省45名全国人民代表、523名省人大代表被依法罢免。辽宁102名全国人大代表,有45名通过贿选当选。省人大换届时,参加投票的616名省人大代表,有523人收受钱物,62名省人大常委,有38人收受贿赂。
如此大面积的腐败,不能不说令人咋舌!花钱买选票,这种买来的当选,无论依据哪一个国家的法律,都应当被判为无效。
然而,还有一种比花钱买的当选更为违法的行为,那就是指定当选。所谓的指定当选,就是连选举这一假装的程序都不要了,无论你投不投他的票,反正他必得当选,因为,他的代表资格不是由你来选举产生的,而是根据“需要”指定产生的。这种“指定产生”,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就是用权力来操控选举。
贿选,是用金钱来操控选举,那是有钱人才能干的事。而指定,则是用权力来操控选举,那是有权人干的事。难道,用金钱操纵的选举是无效的,那么,用权力操纵的选举,就有效吗?什么时候,我们的选举,才不会被人为的操纵,这大概也应当是中国百姓的“中国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