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王橙宇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黄埔军校1至50期学生情况概略(1924—1979)

$
0
0

黄埔军校1至50期学生情况概略(1924—1979)

 
为回溯黄埔军校1924年创立而延续至今的概况,分述历期学生的历史沧桑,现依据成都本校《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二期同学录》、湖南省档案馆校编《黄埔军校同学录》、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编《黄埔军校简史》以及台湾《黄埔建校六十周年简史》等书文的记载,择其主要者综合、调整与补充而成文。计分:1.黄埔时期,2.南京时期,3.成都时期,4.凤山时期等四个阶段。供读者深入研究黄埔军校历史与现状之参考。

一、黄埔时期

第一期
1924年5月5日入校, 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同年11月31日毕业。学生人数初入校时500余人,随后军政部讲武堂学生120余人也并归本校,合计毕业生为645人。学习科目单设步兵一科。在学时仅为半年。各学生多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是由军校筹委会委托参加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包括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在开完大会后回到各地通过两党地方组织所推荐介绍的党、团员和进步青年。他们先在原地初试,然后到广州参加总复试,才正式入学。
学生在校时期,曾随孙中山出师韶关准备北伐,继又调回广州参加平定商团之战。毕业后,大多留在军校教导团一、二团组或的校军,担任连、排、班长,或派入革命政府中的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和海军舰艇供职。自后他们在投入广东革命政府第一、二次东征和统一广东的历次战斗中,都战而能胜,愈战愈强,终而成为党军,国民革命军的重要骨干,是早年革命武装的核心和中坚。

第二期
1924年8月至10月分批入校,学生多从各地考取,人数计449人,学习科目从步科扩增为炮、工、辎、宪五科,修业期间原定六个月。但为适应军校战斗的需要,却迟至 1925年9月6日 才正式毕业。
这期学生入校不久,适逢军校开始第一次东征,乃奉命随校部东征队出发东江,实行边战斗边上课,在实战中迅速成长。在进占潮汕之后,并设潮州分校就地开课。至六月又回师广州,参加平定滇桂军叛乱和沙基反帝游行。毕业后大多数分配到第一军或参加工农运动,充任骨干。

第三期
1924年冬陆续进校,学生多从上海和广州各地考选,录取人数达1300余人,1926年1月毕业。经过甄别考试,实有毕业人数为1233人。学习科目分设步兵和骑兵二科。学生入校后,先受入伍生教育三个月,经过考试合格才转为学生,为学生实行入伍生制度之始。
在本校第一次东征时期,本期学生因初入校而成立入伍生总队留校。他们分驻市区、黄埔和虎门等地,担任治安、勤务和警戒任务。在杨刘叛乱时,即奉命从各地集中回黄埔长洲本岛,配合回师东征军发动总攻击。继而参加“六·二三”广州各界声援上海“五卅”惨案反帝游行。在路过沙基时,又遭受帝国主义军队开枪残杀,军校官兵死难者22人,受伤53人,其中本期入伍生遇难有16人。在校党代表廖仲恺遇刺牺牲后,也直接参加监管与“廖案”有关的囚犯。毕业后,学生大多数分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职,也有不少献身于地方农民运动,工人运动,或派入北方军阀统治区向敌军内部从事地下活动。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期
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批入校,初为入伍生。1926年3月经入伍生升学考核转为学生,并举行隆重的开学礼。学习科目分步、炮、工、政治和经理五科,同年十月毕业。学生人数2654人。
本期校名从原称陆军军官学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易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由于全国各地和邻近兄弟国家的革命青年报考本校受取录的人数众多,故将之编为入伍生一团、二团,设入伍生部专职管理。在校时期,正是军校开始第二次东征和举师北伐之时,身上肩负的任务空前繁重。入学伊始,就派出任驻守惠州,卫戍广州,警戒宪门,和负责各兵舰和“廖案”要犯之监护等任务。迄至 1926年3月军校扩大改组后,学生的政治与军事学习课程日臻于正规,投身社会工农运动和政治宣传的实践也极为频繁,收获特多。在七月北伐誓师前后,本期学生就相继派入国民革命军的八个军内担任连长,连党代表、排长、班长或战斗骨干等基层领导职务。成绩优秀的学生,指定调入北伐军总司令部和直属的警卫团、补充团等部队服务。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立下汗马功劳。

第五期
1926年3月以后陆续分批考取入校,初为入伍生,分驻沙河燕塘等地。十一月经升学考试转正式学生。学习科目分步、炮、工、政治、经理五科。年底奉命将炮、工、政治三科随北伐军北上,进驻武昌授课,与当地新收的男女学生的入伍生总队合称为武汉分校。由于1927年,在革命阵营曾形成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分裂对峙的局面。使本期学生毕业典礼也分在武昌和南京两地举行。在武昌毕业者,由恽代英主持毕业典礼;在南京毕业者,由何应钦主持毕业典礼。参加南京典礼的毕业生是奉命自广州黄埔本校而来。据南京本校统计,本期毕业生为2418人。
本期学生在广州入学时,原有3300余人,组成入伍生一团二团。在军校举师北伐时期,由炮科和工科的学生组成炮兵团,工兵营和迫击炮营随军参加战斗,在湘、赣、鄂等省战役立下战功;政治科学生也沿途投入政治宣传和战斗。而留守后方的步科,经理科学生,则担任本校守卫和分防各地的勤务,卫戍地方治安等任务。1927年4月后,国共两党公开分裂和武汉与南京两地政府的对峙,双方斗争激烈。不少在校的五期学生遭受迫害和逃散。故入校学生与毕业学生人数对比相差达800余人。

二、南京时期

第六期
本期学生,有黄埔本校和南京本校之分。两者情况各有不同:
黄埔六期,先是李济深于1928年5月以中央政治会广州政治分会名义将本校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原在1926年10月正式入学,学习科目有步、炮、工、经理四科,计入伍生达4400余人。其学生来源广及缅甸、越南、朝鲜、南洋群岛等地。但这六期学生与五期学生一样,亦因国共分裂与斗争和地方势力的破坏,使学生星散特多,留在黄埔本校的学生至1929年2月毕业者仅718人。为与南京本校六期一总队有别,该期称黄埔六期二总队。
南京六期,1927年底,在南京原拟筹备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至1928年3月再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作黄埔本校的延续。而将原黄埔本校学生改作南京本校的预科生。首批学生是来源于黄埔本校招收的第六期入伍生。他们因国共分裂使学校一度陷于停顿而分散各地。至1928年初,陆续应南京本校和同学会之召而陆续到杭州集中受训,计有1026人。不久转往南京受训,故称南京六期学生。另有部份在南京新考取入伍的学生,以及原长沙分校学生,武汉分校学生,学兵团学兵,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学生,第十四军、四十四军军官讲习所学生及第二十六军军官团学员等,都相继并入本校,分成步兵第一、二、三、四大队、和炮兵大队、工兵大队、交通大队及辎重区队等,都编入第六期学生行列,使本期学生增至3534人,于1928年3月正式开学,1929年5月先后毕业。实计毕业生为3252人,称南京本校六期一总队,与黄埔本校六期二总队共计毕业生为3970人,统称为本校六期学生,都派往各地国民革命军中服务。

第七期
和第六期学生一样,亦有黄埔本校与南京本校两地学生之分:
黄埔七期学生,是 1927年8月15日以原本校学生军和军士教导队学员资格,经考试入学,计1400人,称为预科生。1928年秋,第八路军干部学校学员也并入本校作入伍生入学,计800人。两类学员都于1928年12月经升学考试,转为正式学生。学习科目分为步兵、炮兵、工兵和辎重兵四科,并续开外语班,按学生志愿与程度,分英、法、德、日四班授课。初期在沙河燕塘本校入伍生部开学,1929年4月才迁回黄埔本校上课。同年 9月10日,蒋介石曾以国民政府名义命令将该校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再加上“黄埔”二字,称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0年8月举行毕业考试, 9月26日 举行毕业典礼,经考试及格毕业生实为666人,称七期第二总队。
本期学生从1927年和1928年招收预科生和入伍生,至1930年9月毕业,正是军事当局酝酿规定本校学生修业时间为三年制之时。计这三年中,历经政治风云多变和地方各派势力互相争斗的影响,造成师生风潮迭起,也使学生星散不少。所以本期毕业人比原来招收的预科生和入伍生的入学人数减少1400余人。在1930年9月毕业生分发各地部队之际,黄埔本校却接到蒋介石 9月7日电令:“在第七期业后,埔校着即停办”。因此,在校教职员工有的归并南京本校,有的发饷两个月遣散。至同年十月二十四日广州的黄埔本校就完全结束。
南京七期,在1928年初应召到杭州受训的黄埔学生中,本有在黄埔招收的入伍生和预科生两部份。除第六期入伍生先期到南京考试升学为六期学生外,剩下的预科生就与杭州并来的第二集团军军官学校学生一起受训。1928年12月预科修业期满,经考试合格者,转到南京入学为七期正式学生。学习科目分步、骑、工、辎四科。在学时期,曾于1929年10月奉命出发武汉组成学生混成团,分驻各地担任警卫,教育课目实际陷于停顿。同年11月返校补课,12月经考试合格后毕业。计毕业生852人,称南京七期一总队。毕业后,主要分发到各地国民革命军中服务。

第八期
1930年5月在南京入校,成立入伍生团,计712人。编制与原黄埔时期入伍生团相同,而增设尉官班长,学生在学时间则延长为三年年制。其中规定学生在学限期,第一学年为入伍生教育,使之明了军队生活,熟谙军士以下勤务;第二、三学年为学生教育,学习各兵科初级将校必要之学术及指挥技能。并改革了传统的苏式和日式的教育,采用德式教育;规定各学生必须认学英、德、日三种外国语的其中一种。新的招生规定,须持高中毕业文凭方能报考,使学生在文化素质和教育程度得以保证。在此期间,另有1932年3月续办的武汉分校学生,并归本校。于是原南京本校学生分步兵、骑辎兵、炮兵、工兵、通讯兵五科,1933年5月毕业, 5月20日 举行毕业礼,毕业生505人,称南京八期一总队,原武汉分校学生则迟至 11月毕业,计毕业生1240人,称南京八期二总队。两队毕业生合计为1745人。另一说为1774人。
这期学生在学时期,正是国家民族处在内忧外患日急的严重关头。国共两党之间的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地方军阀与军阀的内战及日本帝国主义为大举侵华而发动东北“九·一八”事变和上海“一·二八”事变等,都相继爆发。在学生中虽未中缀学业,也开始缴发了师生们求谋停止内战,抗日御侮的爱国热情。

第九期
本期学生,扩大到黑龙江和黄河流域,包括豫、鲁、陕、燕、辽等省分别招来。实行入伍生一年,本科生两年的制度。对入伍生,继续实行严格的新兵教育、上等兵教育和下士教育。外语班除第八期原有的英、德、日文三种外,并加开俄文班和法文班。1931年3月进校,1931年5月开学。设步兵大队,下分步兵一队,步兵二队和步兵三队,另有骑兵、炮兵、工兵、交通兵、自动车兵各一队。1934年4月修业期满、 5月8日 举行毕业典礼,毕业生654人。
本期学生毕业后,除留校一部份外,大都分配到西北军,东北军和绥远,青海等地的国民革命军部队服务。从此,本校毕业生就遍及国民政府所属各地的部队中。

第十期
本期学生,自1933年春由全国各省教育厅会同各省保安处,分别进行两次招生。经各省取录后再到南京举行复试,招收学生计lll8人,于1933年9月进校,编为入伍生团。为适应入伍生投考之踊跃和报国之心切,又加收备取生而成立入伍生预备班。后者修业时间延长半年,主要补习自然科学和外国语。入伍生和入伍生预备班都先后经考试转为正式学生。计入伍生转为学生者940人,分步、骑、炮、工、交通等科,1936年6月毕业,称十期一总队;预备班转为学生者621人,亦分步、骑,炮、工、交通等科,1937年1月毕业,称十期二总队。
这时日本帝国主义继上海“一·二八”事变之后,妄图进一步侵占华北,以武力相威胁,向我国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要求。由此引起北京学生掀起了“一二·九”学生爱国反日运动,全国学生纷纷响应。本期学生也与南京学生联合会投入宣传抗日运动,拥护“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第十一期
本期学生,主要在北平、洛阳、汉口、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广为招考。前来投考的热血青年不下万人,录取者先后于1934年9月到南京入学。计经考试录为正取生者700余人,编为入伍生第一团,称十一期一总队;录为备取生者称入伍生预备班,编为十一期二总队,修业期延长半年补课。第一团于1935年11月修业期满,并分发各部队实习三个月,1936年1月升学转正为学生,1937年8月毕业,分骑、炮、工、交通等科,计毕业生605人;预备班分步兵、炮兵和交通等科,1937年10月毕业,计毕业生664人。
这期正值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而日本帝国主义又于1937年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和上海“八·一三”事变。全国人民同仇乱忾,一致要求对日作战。国共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正式形成,掀起全民抗战的热潮。一总队学生在敌机狂轰滥炸南京和本校的严峻时刻,在灵谷寺举行毕业礼,并随之分发前线,参加淞沪抗战和守卫南京之战。二总队学生则奉命随校撤离,转移至九江才举行毕业礼,也奔赴抗日前线。

第十二期
本期学生, 1935年9月28日在南京入学,计652人;另有要塞炮学校学生转入本期学习,计103人,合并组成入伍生团。次年9月9日分科:计步兵四连、炮兵一连、工兵一连和通讯兵一排。 1938年1月28日 升学,是为第十二期学生总队,计740人。随之毕业于武昌。
时值1937年“七-七”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之上海失守,南京危急。军校在学各期学生队乃奉命辗转移地教育。他们在日军飞机空袭、追踪声中沿长江西迁,水陆并进,先后转移至芜湖、九江、武昌等地坚持学习。由于在战乱中迁移,与南京前期在校学生的正规上课大有不同,原属三年制的学习课程及入伍生转为正式学生都未依时完成, 1938年1月28日到达武昌才转正升学。但为适应抗日前线充实基层骨干的需要,又从速随之举行毕业礼于武昌,并分发前线部队投入抗日战斗,另有广州分校第二批学生在广州入学,1938年2月移至广东德庆毕业,列入本期学生序列。
第十三期
1936年9月1日 在南京入学,计1490人, 1937年11月11日升学,是为十三期学生总队。分科后有步兵六队,骑兵一队,炮二队,工兵二队和交通兵一队。1938年9月毕业于四川铜梁,实计毕业生1412人。
本期学生在南京分科学习后,散驻于通光营房、小营、及炮标等地上课。在奉命自南京西迁时期。先经芜湖、九江、武汉、长沙、常德、并沿川湘公路向四川铜梁转进。他们当日边行军、边上课,而抗日救亡的爱国歌声不绝。在迁移中,计长途跋涉四千余公里,沿路饱尝播迁生活之艰辛。学生因此而因伤病死亡者亦达六十余人。为适应抗战用人急需,学制从原定三年而缩短为两年,毕业后大都奔赴抗日前线。

三、成都时期

第十四期
本期1937年先后在武昌、成都等地分头向全国招生,陆续到武昌、成都入学。直属成都本校的学生有三个总队:第一总队1937年冬在武昌应试入学,取录者多是高中毕业学生,及曾受军训的大专学生和公教人员为主,文化素质较高,计669人,称十四期一总队。1938年11月毕业于四川铜梁安居镇。在学时间仅一年多;第二总队1937年10月在武昌入校,随之向铜梁迁移,招收的多是有志从军报国、拯求民族危亡的爱国学生。1939年毕业于铜梁,计1510人,称十四期二总队。在学时期为两年。又一批是1937年九月在成都入校,原属成都分校招考的学生。自南京本校校部迁抵成都后,将之并来本校统一施教,称十四期六总队,计1520入。1939年1月毕业,是本校学生在成都入校并毕业的首期学生。本校三个总队学生合计为3700人,还有各地分校各自招生受训的都纳入本期序列,称第十四期第三、四、五、和七、八、九、十总队毕业生。其学生人数多少,未见统计。
本期自1937年底南京迁校以来,最终确定以原成都分校改为本校校部的部署陆续完成。分校各期学生皆奉命以成都本校教学要求统一施教。是时成都地区北较场、西较场、南较场、皇城遗址及外西草堂寺、青羊宫等地,均是本校学生的驻地。教学组织除扩编政治部,加强政治教育外,又添设军官教育队、恢复高等教育班、加设战术研究班、校尉官研究班、射击训练班、技术训练班和特务长训练班等,军事教育也相应完善。至此,经历近两年来流离播迁的艰难岁月,又而在抗战大后方开始正规生活、学习和训练的进程。在八年抗战,中输送大批军事人才。学生毕业后也大都分配到抗日前线。

第十五期
1937年10月,军校当局以武昌为基地,继续大批招收爱国抗日青年, 1938年1月1日入学,计1559人。先在武昌作入伍生受训三个月。是时因日军准备围攻武汉,形势吃紧。学生乃奉命转移重庆,璧山而进抵成都本校就学。计有步兵大队,炮兵大队,工兵大队和辎重兵队,通讯兵队分科训练,称十五期第一总队,并代训空军学生大队,计272人, 1940年7月21日毕业,共计毕业生1831人。在学时间约两年半。另有本斯第二、三、四、五、六、七、八总队属各地分校受训,亦相继毕业,总人数未见累计。
这成都本校校部虽然初步建成,传统的教学制度开始逐步恢复,但饮食;住宿、学习的设施尚处于艰辛苦难时期,所属校址除少数原有旧军营房是砖瓦房外,大多教室、食堂、宿舍仍是泥巴盖的草房。但在前方抗日战事隔歇之时,最高军政领导、校务委员和抗日将领也不时前来探望并作军事、政治演讲,激发学生继承黄埔先烈的革命精神,树立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国土的必胜的信心。所以本期毕业生大都马停蹄奔赴前线,不少则参加远征军深入印度、缅甸作战,立下抗日战功。

第十六期
本期招生计分三个总队:第一总队, 1938年10月10日入校,驻成都南较场,计1597人。分编步兵第一、二、三大队、炮兵大队、工兵大队、骑兵队、辎重兵各一队,分科受训, 1940年12月25日 毕业,另代训空军学生97人,共计毕业生1693人。在学时间两年;第二总队 1939年1月17日招考取录,驻四川铜梁受训,分第一、二、三大队,主要培训步兵,1939年10月毕业,计毕业生1629人;第三总队,1939年春天入校,驻成都北较场,分第一、二、三大队,主要接受适应抗战需要的政治教育和步兵教育。1940年4月毕业,计毕业生1165人,在学时间实一年。合计三个总队毕业生为4287人。
除直属本校的三个总队毕业生外,还有各分校同期培训的第四至第二十总队。这二十个总队总人人数虽无详确统计,却显示了抗战中的本校规模日大,师生众多,俨然恢复了昔日黄埔本校、南京本校的盛况,实际成了大后方培养抗日青年军官的大本营。 1940年5月,本期举行毕业典礼也特别隆重。由蒋介石亲自主持,鸣放礼炮,举行阅兵,并向学生授以毕业证书和赠剑。还有党、政、军高等官员和宋氏三姊妹都联袂出席盛会和观礼。这个阵容成了全国团结抗日。的象征,对激励毕业学生奔赴抗日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第十七期
本期1940年初开始分批招生,计成都本校有三个总队:第一总队 1940年4月15日开学,驻于成都本校西较场,计1527人。下分步兵第一、二大队、炮兵队、骑兵队、工兵队、辎重兵队。在学时间两年, 1942年4月12日毕业;第二总队 1940年5月6日 开学,驻于四川铜梁,计1374人。下分三个大队,十二个中队。主要受步兵教育, 1941年11月2日毕业;第三总队 1940年7月13日 开学,驻成都北较场,计1030人。下分三个大队,九个中队, 1942年2月15日毕业。三个总队毕业生共为3931人。
本期除属本校的三个总队之外,连同各地分校招收的学生多达 28个总队之多,分编为第四至第二十八个总队,分校校址广及四川、陕西、广西、贵州、湖北、云南、新疆、湖南和江西等,师生分布极广。时值1941年12月日本侵略者发动的“珍珠港事变”爆发,促成同盟国与轴心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展。我国战区从早期的节节失利,进而会合英、美盟军并肩对日作战,战局从此日见好转。该期学生毕业后,多开赴前线,参加抗日战争。

第十八期
本期自1941年初陆续招生,直属本校的有两个总队:第一总队 1941年4月1日入伍,计1600人。因原校址不足,分驻于草堂寺、青羊宫等地。次年升学后才将步兵大队,工兵大队迁北较场,特科大队迁西较场。1943年2月毕业、毕业生实1215人;第二总队 1941年11月25日 正式入伍,驻成都南较场,计1237人,分为步兵六队,骑兵一队,炮兵二队,工兵二队,辎重兵一队通讯兵一队, 1943年10月8日毕业。本期连同各地分校毕业学生共为十四个总队,七个独立大队和三个独立中队,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讯兵及适应抗战亟需之兵种。其分校毕业总人数尚未见确切统计。
本期学生毕业之时,正是八年抗战进入第五、六个年头,全世界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已进入最后决胜阶段。从而本期学生毕业时,一律授以少尉军官衔,其中大多数人走上了抗日战场。

第十九期
本期自1941年先后由各大城市分区招生,本“抢救沦陷区知识青年之旨”,由校本部派员深入各战区加以甄选。各地青年应选后于1942年春天陆续到校。5月成立两个总队于成都草堂寺。 12月25日开始入伍生训练,1943年3月分科受训。计第一总队称步科总队,下分七个队,另有炮兵两个队,共为九个队998人,仍驻草堂寺;第二总队称特科总队,下分骑兵一队,炮兵三个队,工兵二个队,辎重兵,通讯兵各一队,计902人,驻西较场。同年12月升学转为正式学生受训,合计1890余人,同时各地分校招收本期学生亦有七个总队和一个独立大队,共为九个总队,一个独立大队,实际人数不明。
1945年春,为配合抗战总反攻,适应加强前线部队到基干的需要,曾迭次奉命提前结业,遂于4月初全部考试完竣, 4月14日举行毕业礼。不少开赴抗日胜利的日占区参加接收和受降。

第二十期
本期学生于1944年3月在成都南较场入伍。初分为十个队,同年八月分科后,分驻成都本校西较场,南较场,合编为步兵一个大队,辖四个中队,(内有一中队是广西六分校并来);炮兵一个大队,辖两个中队;工兵一个大队,辖中两个队;通讯兵一大队,辖三个中队。其余骑兵,辎重兵各一独立中队。迨后步、工、通三个队又迁驻北较场,合计步、骑、想工、辎、通六科,计学生1116人。 1946年12月25日 毕业。各地分校亦于此时相继结束,并归本校。
本期学生毕业,正逢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之后,全国人民都一致要求重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但国内战争随即又爆发。无奈自该期毕业生起,不少而又成了为内战服务的工具。

第二十一期
本期学生于1944年5月在成都入伍。计编步兵十一个大队;辖三十八个中队;骑兵一大队,辖三个中队;炮兵二大队,辖五个中队;工兵二大队,辖五个中队;辎重兵一大队,辖四个中队,通讯兵二大队,辖四中队,还有战车独立一中队。其中各大队内,由西安督训处调归本校,则达二十个中队之多,人数甚众。他们因入伍和到校时间先后不一,考试毕业日期也随之有别:计步兵第一、二大队所辖六个中队,于 1947年8月12日 毕业,其他各队在 1947年12月26日毕业,惟步兵第六和第十一大队,工兵五个中队,通讯兵五个中队及战车三个中队,复以成立较迟,乃于 1948年6月16日 才毕业。
总计本期毕业生达6038人。人数激增,为历期毕业生所不及。且逢本校奉命改制,于1946年元旦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易名为“陆军军官学校”,实际恢复1924年成立之初的校名,长达二十余年担任校长的蒋介石,改任名誉校长。委任一期学生,成都本校教育长关麟征升充校长。改制的宗旨是要将本校办成”国军初步干部养成教育的摇篮”。
于是本期学生开始,实行各兵科普及教育之实验,并试行各兵科之综合教育。毕业后,亦派入军中服务。

第二十二期
本校学生目1947底1948年初陆续招生入伍。学生多从南京、北京、武汉、广州、沈阳、成都、太原、济南、开封;西安分设招生区考选而来。取录者皆为曾受军训的高中毕业以上的学生。应选学生到校后分为三个总队:第一总队1948年元月在双流入伍。 6月1日分科,移往本校北较场,西较场。另有边疆招来的预备班学生一个中并入本队。共计有步兵一大队,辖四个中队;骑兵一大队,辖两个中队;炮兵一大队,辖两个中队;炮兵一大队,辖三个中队,工兵一大队,辖两个中队;通讯一大队,辖两个中队,和辎重兵独立中队,共1538人。 1949年2月12日 毕业,在学时间一年多。第二总队, 1948年7月7日入伍,分为步兵三个大队,辖十个中队,通讯兵队和代训战车队,共l100人,1949年7月毕业,在学时间整一年。第三总队, 1948年7月18日入伍。学生原是陆军军官第一预备学校学员,抗日胜利后并入本校,分步兵八个中队,工兵一个中队,与第二总队学生同时入校,计810人。1949年10月毕业,三个总队毕业生计为3348人。
本期学生毕业时,正是1949年10月解放军节节胜利,成都行将解放。四川军政当局和军校师生大都人心惶惶,不知所措,无心继续参与内战。在军校内则形成了决心和平起义或顽固到底的两派师生的斗争。到十二月成都解放时,有的师生弃暗投明,参加起义,配合成都解放;有的则溃散逃亡,各走各路。

第二十三期
本期招收的学生有两个总队:第一总队 1948年12月1日入伍,至1950年春,成都解放后结业离校,在学时间仅一年。学生计1506人,分步兵一大队,辖四个中队,骑兵两个中队,炮兵一大队,辖三个中队,工兵两个中队,通讯兵两个中队;第二总队,1949年1月入伍,计为800余人,1950年春结业离校。据本期同学录记载,本总队原有步兵第一、二、三大队,辖十一个中队,但仅存步兵第二、三大队,辖第五至十一中队,缺第一大队人数。另有第三总队未见记载,在此暂略。
本期学生行将毕业时,成都已被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校本部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唯1949年1月初,校长关麟征已改派一期学生,中将军长张耀明接任,筹划要将本校向云南、西康迁逃。蒋介石也秘密飞临成都本校,下令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党高官要员的子弟空运台湾计有二百余人。是时云南、西康先于四川解放、军校迁移顿成泡影。在校师生有主张起义的,也有反对起义的。但大势所趋,使最后该校本部也宣布起义。于是师生有逃散的,有潜往台湾的,更多随同校本部起义,至1950春才结业离校。不少后来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及抗美援朝志愿军。至此,成都本校就完全结束了。

四、凤山时期

第二十四期
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令训练新军,决定在凤山利用原日本侵略军一个天然练兵基地,始建名日:“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自兼主任,直属成都本校;聘美国驻华参谋团成员当顾问,培训校官、尉官和各兵种,为凤山军校首开张本。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湾复出,又正式决定在此恢复成都时期的军校,将在学的第四军官训练班特科总队改称学员总队,第十九期学生总队改编干训总队,教导营改教导第一营,金门怒潮军政学校官生编为教导第二营;并另续成都军校期别,成立第二十四期学生总队,招收青年入学。于1951年4月入学,1953年毕业。

第二十五期
1952年3月,在校的干训总队及教导第一营奉命拨交步兵学校,学员总队改编为第二十五学生总队,并续招部份新生。1952年4月开始训练, 1954年8月31日 毕业。

第二十六期
1953年招生,教育内容除“秉承”黄埔传统方针外,仍将学生分为入伍生和学生两个受训阶段:入伍生期满,增加兵科综合教育,学生分科教育期满,又增加政治教育和夜战训练,于 1953年9月28日 入学受训, 1955年8月31日 毕业。

第二十七期至四十六期
为适应现代军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军官所应修习之知识与技能愈益广泛,于 1954年6月16日三十周年校庆,宣布实行新制教育,自二十七期起,从三年制改为四年制。教育目标在使哲学、科学、兵学三者融于一体,以期“文武合一,术德兼修”。 1954年10月25日,由蒋介石亲自主持新制开学礼。学生仍照黄埔时代班、排、连编制,设队职官。1955年起,入校学生要参加大专院校联合招生和考试。凡高中应届毕业生属品学兼优、体能合格者,则可免试保送。

第四十七期
1975年再次修改教育新体制。由本期起,学生教育时间增为四年又三个月。在教学上从以往的军事学科为主,普通学科为辅的制度,改制为普通学科占时间百分之五十五以上,俾有增强基本学科的时间以接受新知识,奠定科学的基础,提高科学水准,使合于一般大学水平。学生毕业后,除取得军官资格外,得授理学士学位,规定服役十年。

第四十八期至四十九期
1977年,为适应学生性向差别,使之对理工或文史课程依其兴趣发展,自本期起,又增设文科。毕业生可根据学习科目积分,分别授理学士或文学士学位。在自称继承黄埔传统的同时,还先后参考和采用了美国西点军校的教学设置。学习科目有:(一)普通学科之施教分系,有政治、文史、外文、数学、理化、电机、机械、军工、测绘等系,聘请文职教授掌教。(二)军事学术科,设军事训练部,下辖战术,一般、兵器、体育等四组,以军职教官掌教。从过去的“注入式”改用“启发式”的教学,称为“五段教学法”,以利于鼓励学生自动学习。

第五十期
1979年,经郝柏村下令,自本期起在原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在学生中增加野营训练,每年于冬夏寒暑假各实施一次,以训练吃粗耐劳,体验战场生活,务期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基层干部工作。
从1980年第五十一至1993年第六十四期情况,因手头资料所限,暂缺。
据统计,凤山军校时期自1950年8月复校到1983年底,毕业生从第二十四期到五十二期,共计毕业人数一万一千五百余人。在此期间,另有多种临时军官训练班队,如夜战训练班队,留学生军训班,预备军官训练班,补训总队,预备学生班,专修学生班,专科学生班,入伍生团等。其毕业,结业的学生、学员亦达五万余人。
(网论千秋)


 

博文链接1

[转载]洗脑与启蒙的差别

上海通志大事记(1998--2000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90--1997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83--1989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76--1982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64--1975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56--1963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49--1955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43--1948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37--1942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30--1936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22--1929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909--1921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875--1908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1644--1874年)

上海通志大事记(公元前--1644年)

威权主义领导人排名

[转载]文革五十周年:须重掀批判文…

习主席的七句话,已传遍全国

历史九 谈虎色变“流氓罪”

历史八面目全非的院系调整

历史七夭折的“新民歌运动”

历史六 合成“胰岛素”的迷雾

历史五“居委会”六十年流变

历史四“割蛋”谣言席卷华北

历史三干部专用:尿素裤

历史二“七上八下”标准

历史一“三峡省”流产始末

文革时代的三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转载]评说“二月逆流”

[转载]党天下、毛天下和家天下

“文革”起源各种观点研究述评

1954-1966中央“秘密录音”真相

1957年毛泽东:让毒草出土方便铲除

1927年为什么屠杀中共

1927年南京国民党“清党”运动之研究…

不要用“一分为二”消弭了是非善恶的…

[转载]卞仲耘:北京第一个被红卫兵…

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深度…

博客中 > 历史 他说谁再...

章立凡:滴血的“红八月”

公共食堂的历史记忆

揭秘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和真相

1956年文革"预演" 

[转载]揭秘“中国四大家族”真相

1935: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场骗局

习近平再提“头等大事” 干货全…

[转载]这娃诚实:“全军干部一半以…

杨奎松:以俄为师?

[转载]文革期间周恩来语录

苏联解体苏共解散是俄罗斯人民的历…

1977-2007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大争论

[转载]苦难生活的回忆与思考

1917年十月革命应该重新评价

泽东评说历代帝王 劝君少骂…

第一屠夫朱元璋的残暴刑罚:杀人如…

残忍皇帝朱元璋五花八门的杀人手段

养老金“十二连涨”:哪些群体会明显…

沈志华: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的起源

1966清华附中:红卫兵暴力的重要发…

红卫兵毒打彭德怀:一天被打倒七次…

[转载]文革史志:红卫兵缘起、暴力…

[转载]最全的百科知识大全(上)

[转载]问得好!全国100名优秀县委…

近30年中国知识界的“左派”与“右派”…

1971年朱刘李陈聂肖揭发林彪罪行的…

1966年8月令人恐怖的红海洋(转)

1950: 新中国土改背景下的地…

1948年长春围城饿死三十万人为何不…

1935年长征“密电”问题的来龙去脉

蒋祖权:文革之后

中国流行的各式观点和社会陋习顽疾

[转载]富有的中国不堪社会重负

蔡霞:常识与“主义”

媒体:毛泽东后人聚这么齐是因为啥…

一图剖析中国经济风向

长征“密电”问题的来龙去脉

部委食堂大揭密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

1978年:划时代的三中全会

1966年5月至1976年9月在中国发生的…

1962年毛泽东为何大讲阶级斗争?

1917年开始的世纪灾难

奥巴马回顾总统生涯的“弦外之音”

蔡东杰:很多人误解了台湾的民主化

温家宝每次被提拔后的日记

[转载]彻底颠覆毛派观点的文章》

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之考察(上)

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之考察(下)

[转载]张国焘口述出走延安》

《官场定律及官场潜规则大全1

《官场定律及官场潜规则大全2

《官场定律及官场潜规则大全3

[转载]超级排比77则》

[转载]人类历史上最智慧的169条箴言》

《彭德怀万言书全文》

[转载]标点符号用法及常见错误(史上最完整版)》

[转载]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常识知识集萃》

《丁咚:中国为何担忧国际规则?》

《天干地支五行解读》

[转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

[转载]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内部重要讲话》

[转载]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诗歌100强排行榜》

《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

[转载]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上.下】》

[转载]中华民国元首表》 

1919-1920中共建党前史

[转载]揭秘:毛泽东是如何五次评价《金瓶梅》...

《世界共产主义三十年大变化》

[转载]拍案惊奇:毛26年搞了52次政治运动!》

[转载]李劼:孙中山上断改良之路 下启国共之祸》

《一九四九年以来的冤假错案》

[转载]毛泽东晚年向毛远新密谈统治术》

[转载]姚文元回忆录爆出若干珍贵历史内幕》

《于建嵘给中央领导提10不要,震惊了习总!》

[转载]张国焘口述出走延安》 

《改变人类历史十大事件》

[转载]陈伯达之子:革命就是换一批人发财而已》

[转载]如何理解文革大屠杀》

《文革标语大全(转载)

《剑桥中华民国史全书链接》

[转载](转载)世界各国独裁政权覆灭记》 

《历史著作300部全文链接!!值得收藏!!》

《我们消灭了贵族,剩下了流氓》

[转载]延安权斗》 

[转载]毛远新任毛泽东联络员说明什么?》 

《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场骗局》 

《文化大革命部分人物介绍》

1945中华民国政府告全国同胞书 抗战胜...

《张玉凤和儿子》

[转载]外媒评选出世界十本最有害的书排名前... 

习近平对政治局成员的5个要求

个人全球化的时代的思考

[转载]政府与民众应是什么关系?

胡耀邦去世27年间,中央领导人如何…

山西对276名领导谈话已处置202

从“十三五”规划纲要看治国理政新实…

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

翻越柏林墙,生死不归路

一幅世界著名照片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共高层更替(上)》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共高层更替(下)》

[转载]蒋介石阅读年表

[转载]人生四境界:痛而不言,笑而…

[转载]百年前中国知识分子的骨气,…

[转载]记住这些文化名人曾经的丑陋

读胡德平先生谈文革有感

那些在“严打”中被枪毙的高干子弟

列宁遗体每年耗费20万美元$

图片说话:毛泽东在59年的一个批示…

抓“四人帮”军队支持是关键

当前中国政治群体的分析(转载)

“中国是共产党执政但非共产党国家”…

苏共致电毛泽东:别开除周恩来

毛泽东接班人纪登奎辞职内幕

抓捕“四人帮”未被采用的第二预案

张玉凤回忆毛泽东挑选接班人的情形

人 性 危 

商君变法“大国崛起”背后无人问津的…

古韵美文100篇(转载)

修己以清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习近平:要整顿不合格基层党组织

博文精选46王橙宇

“中晋系”倒了 背后全是输家

地方巡视动真格

中国百位落马贪官囤房数量一览(下…

中国百位落马贪官囤房数量一览(上…

郭伯雄徐才厚友谊的小船是怎样说翻…

王友琴:不要忘记文革的本质

国务院公布山东疫苗案处理357

鸽派鹰派之争有助于中国认知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

毛泽东晚年最信任的十个人

[转载]要动"终极大老虎"了?

毛泽东晚年真正信任的人

晚年毛泽东最信任的人(转载)

[转载]毛泽东晚年最信任三个人后来…

毛泽东晚年最信任和依赖的女人(组…

毛泽东晚年最信任的四个人

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

[转载]上帝都被中国人弄崩溃了

[转载]八老治国邓陈分歧,中共政坛…

[转载]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作者…

[转载]红朝历史教科书的基本逻辑

[转载]读《徐友渔答客问》中国有回…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

[转载]不堪回首—已在中国消失的9所…

精读中国历史百位名人(百人百诗)

[转载]中共“特别党员”名单大揭秘:…

“四人帮”死亡全纪录

朱老总的临终遗言

揭秘中国另外14个“共产党”

上个月107起腐败问题被查

巴西众议院通过总统弹劾案

孙中山孙女卖房为祖父立铜像(图)

以暴易暴的恶果:彭湃长子、堂侄的…

最残暴的食人魔王黄巢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悲惨命运

为何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结局都不好?

农民起义军还是食人魔王?居然杀人…

[转载]1980年中共4000高干盖棺论定…

[转载]解放军历史上各山头形成始末

[转载]古代帝王如何选择“接班人

舒云:黄永胜晚年父子问答录

[转载]历史的谎言:让人啼笑皆非的…

关于马恩的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及其启示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

[转载]新浪博客等级规则

[转载]60

[转载]典藏:中华民国图文大事记之…

两学一做辅导之三:增强“四个意…

两学一做辅导之二:如何学好党章

两学一做辅导之一:三会一课

[转载]不比不知道!两份条约让人看…

[转载]万里:我与左派进行过三次决…

雷颐:“瞿秋白冤案”不始于“四人帮”…

瞿秋白与《多余的话》

瞿秋白《多余的话》全文

《点击您的生日便会算出您的性格!》

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序

戚本禹:评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自述原文(全文)

[转载]江青秘书阎长贵:告诉你所不…

[转载]世界145个国家慈善行为调查&

蒋经国说: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

蒋经国生平介绍

蒋经国百年诞辰纪念

中华民国大总统

中华民国(百度百科)

民国十三任总统都有谁?(组图)

毛泽东相关著作80种点击阅读

[转载]建设一个民本主义新中国》

新史记世祖中正本纪(转载)

新史记世祖本纪(转载)

[转载]太祖本纪(转)

[转载]莫言:说谎的大多数》

[转载]如何理解文革大屠杀

蔡霞:党的历史使命在建设现代民主…

袁世凯鲜为人知的九件事

新史记康师傅列传(转载)

中国现代史年表(转载)

周为民:中国正处于从生路退回到死…

陈有西:中国需要一次新的思想解放…

马立诚:在举什么旗问题上我们面临…

[转载]人的涵养!(深刻)

新史记:屠呦呦传(转载)

新史记·仇和列传(转载)

新史记 薄督传

新史记康师傅列传(转载)

《毛泽东晚年真正信任的人》

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

《对偶佳句精选3000条(按用途分类)》

[转载]中国历史朝代歌(四字歌、五字歌、七字...

[转载]袁伟时:勇闯思维的禁区》

《河觞》解说词全集(值得收藏)

《潇洒人生十养十留十不十乐十面对十忠告》

《世界五千年智谋全集在线阅读》

[转载]ZT 王申酉:死于邪教暴政下的另一...

《高华:红太阳怎样升起来》

《《河觞》解说词全集(值得收藏)

《林彪:一个精彩绝伦的历史大谜》

《旷世奇文 四段顺口溜》

《历史学专家文章链接》

[转载]蒋介石是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第一功臣》

[转载](您一辈子也看不完!)》

[转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毛时代》

[转载]56场运动,谁想再来一遍毛时代?》

[转载]瑞典:世界上最美的社会制度》

屎票?尿票?月经带票?觉悟票!那…

《中国官场经 “一中、八潜、二十注意

《对偶佳句精选3000条(按用途分类)》

《知道点中国名人》

[转载]正视北洋时代》

[转载]毛泽东晚年向毛远新密谈统治术》

[转载]一篇轰动全国的猛文:中国的未来可能就...

《毛泽东自传全文(转载)》

《被掩盖35年的毛灵堂大火 694人亡》 

《点击您的生日便会算出您的性格!》

《一封日本人写给中国人的信》

[转载]当知识分子成为小丑(强烈推荐)》

《什么是普世价值》

《林彪:一个精彩绝伦的历史大谜》

《中共建党时57名党员的最终归宿》

[转载]解剖文化大革命》 

[转载]关于苏联解体:你所想你所知…

1966:红色恐怖的“红八月”详实的记…

[转载]《新史记·淫官列传》

《历史问题的决议》座谈会发言稿

习近平为党员干部划出四条底线

45名65后成部级干部(名单)

邓小平回忆中苏论战:回头看双方都…

[转载]党政高干病房的惊人消费

20条灰色历史,有意外有心酸

新史记赵公忠祥列传(转载)

中共七大政治报告

新史记•令狐计划列传(转载)

新史记彭忠毅公列传(转载)

新史记•周文正公世家(转载)

新史记刘少奇列传(转载)

新史记康师傅列传(转载)

新史记平西王列传(转载)

新史记•徐才厚列传(转载)

新史记•郭伯雄列传(转载)

新史记 林庄公世家(转载)

[转载]遭遇不一样的野兽:秋瑾林昭…

共和国春秋(文言文 转载)

中国现代史年表(转载)

周建松作《新史记•习近平本纪》

革命与改良:两种不同的制宪建国方…

毛泽东点评18位古代帝王

文言文版国民政府诸帝本纪

孙立平:谁拿走了钱?何谓供给侧改…

好大一棵树:纪念胡耀邦同志

知道这些历史典故就懂了半个中国

金日成和胡志明

共和国春秋(文言文 转载)

《永远的春天》解说词全集

习近平: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

十年文革使中国受到严重破坏

人民日报谈邓小平改革开放:不改革…

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马英九再登彭佳屿宣示“主权”(图)

[转载]含冤病逝的陈正人

[转载]马克思是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

二十个著名宰相影响了历史!

《史上最淫荡的脑筋急转弯,》 

[转载]黑幽默:老大爷妙答记者问》 

《毛泽东自传全文(转载)》 

《文革标语大全(转载) 

[转载]奇文《命运赋》辩证人生观》

[转载]【调侃女人段子】》

1980年大平反

[转载]宋教仁之殇­ 

[转载]黄埔军校名将一览》

1915~2015中国百年历史大事记,一文看全!》

《中国教育百年大事记》

[转载]贫富悬殊腐败横行的根源是拒绝普世价值》

《著名檄文:讨伐日本檄文》

《中国电影百年大事记(上)》

《中国电影百年大事记(下)》

[转载]1960年上半年农民饿死与否,主要取决于... 

[转载]资治通鉴全译(此书少见,不收藏可惜!)》

《《称命书》全文,能预知祸福!!》 

《对偶佳句精选3000条(按用途分类)》

[转载]黄埔军校名将一览》

[转载]红旗渠背后的血与泪》

《孙立平:旧体制与新弊端》 

[转载]杀俘:被处死的国民党将军名单》

《另类好了歌”(男人篇;女人篇;读书篇)

《人生72悟!精辟!!》

12个沟通技巧受用一辈子》

[转载]你一生要防的中国式十大奴才》

[转载]林彪之谜》

[转载]陈永贵谈华国锋江青张春桥邓小平胡耀邦》

[转载](您一辈子也看不完!)》

[转载]中国古代官职一览》

[转载]黑幽默:老大爷妙答记者问》

《习近平妙语梳理解读》

[转载]中国历史100位风云女才人》

[转载]中华智谋全集》

《提升思想深度的100本书》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意见领袖》

《点击您的生日便会算出您的性格!》

《百大公共知识分子名单》

《王思想:中国知识界的左派右派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十个主要断层

被皇帝害死的十大忠臣

中国人建立的七个国家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帝国

中国黑社会老大排行榜

现今骗子们的八大生财之道

中国房价和工资数据对比图

哪所大学培养的政治局常委最多?

中纪委大换血 12个室换帅11人…

中国古代春宫图集

十种中国人,我弱我有理

中国历史100位竒女子(2

中国历史100位奇女子(1

贪官淫乱108将(3

贪官淫乱108将(2

贪官淫乱108将(1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