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王橙宇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揭秘西路军惨败无法告人的内幕

$
0
0

揭秘西路军惨败无法告人的内幕

作者:福宁客

关于西路军惨败,近代史上把责任推给了张国焘,但据最新史料揭秘,让西路军西渡黄河竟是毛泽东下的命令——
[转载]揭秘西路军惨败无法告人的内幕
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后,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似乎销声匿迹,退出了政治舞台,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西渡黄河时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的陈昌浩。
陈昌浩生于1906年,卒于1967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真正称得上是大起大落的人物。他1930年11月从苏联回国后,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兼共青团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第四方面军政治委员。1932年10月,参与指挥红四方面军主力由鄂豫皖苏区向西转移。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四方面军(兼西北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川陕苏区,同徐向前等指挥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5月参加长征。第一方面军与第四方面军会师后,兼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1936年11月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同年12月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3月西路军西渡黄河兵败河西走廊。
一位曾经是陈昌浩警卫团士兵的现役将军,当提及令他敬畏的"首长"陈昌浩时,满怀深情地说:"他是我们的恩师和带路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统率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红军主帅,自西路军兵败后,就被迫退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舞台。多少后人要问:"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多少当年四方面军的老战友、老部下,以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都纷纷现身说法,为他们的老上级,老首长做一个历史证人,给后人一个合情合理的交待,还历史本来面目。
1935年,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第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的张国焘、陈昌浩会合。当时中央红军经过长征,仅剩下1万多人,到达陕北后仅剩下约8000人,而第四方面军尚有8万之众,且武器精良,装备整齐。
当时张国焘与毛泽东的分歧与斗争加剧。毛泽东要求张国焘率部"北上",而张国焘则意欲"挥师南下"。张国涛曾拍发了一份密电给陈昌浩,指示陈昌浩劝毛泽东与其一并南下,"如他们不听劝告,应监视其行动。若坚持北进,则应开展党内斗争,彻底解决之"。这份电报流露出的"杀机"是显而易见的。
当时的"左路军"参谋长叶剑英,截获此 "密电"后,立即连夜策马飞奔,前往毛泽东驻地密报。毛泽东大惊失色,当夜即率"党中央"及部队秘密"北上",迅速撤离"险境",这就是党内传闻的所谓"密电事件"。毛泽东曾称赞叶剑英每逢大事不糊涂,指的就是这件事。毛泽东与陈昌浩的嫌隙,恐怕盖出于此。为陈昌浩日后不得复出埋下伏笔。
但这一事关重大的"密电",在事件发生后竟不翼而飞,而与此案有关的当事人,亦都先后作古,使之变得疑窦丛生。陈昌浩本人生前则曾对儿子陈祖谟满含冤屈地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份"密电"。多年来,一些当时的四方面军将士和党史研究者亦发表公开谈话和文章,断然否认"密电"的存在。
陈昌浩之所以在"密电"一事上大喊冤屈,用他的话来说根本就不曾见过这份密电。陈昌洁曾言及自己也是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决不会做出自相残杀的糊涂事来,再说陈昌浩在四方面军也是"党指挥枪",重兵在握,拥有八万人马,加上精良的武器和大片根据地,要想致毛泽东死地,相信易如反掌,可是陈昌浩根本没有对毛泽东下毒手意思。即便当时没有"密电"一事,陈昌浩也不可能成为毛泽东信任的人,概因陈昌浩已经卷入了毛泽东与张国焘的激烈路线分歧斗争漩涡之故。
西路军几万人马西渡黄河兵败河西走廊,是陈昌浩人生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的陈昌浩在中国革命的舞台上销声匿迹,渐渐为历史所湮没。
1937年,红军西路军主力两万余人在甘肃一带被马家军围歼,全军覆没,成为红军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惨败,只有数千幸存者侥幸逃脱,他们以后成为新组建的由邓小平、刘伯承指挥的"第一野战军"的骨干,而陈昌浩和徐向前均靠化装行乞才脱离危难。
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所有过去出版的"党史"都异口同声称,这是由于该军领导人错误地执行了张国焘的"逃跑主义"和"分裂主义"路线的结果。但在近几年出版的一些党史研究专著和文章纷纷指出,根据中共中央档案馆的资料和徐向前元帅临终前所撰"回忆录"来看,当时的"西路军"领导人陈昌浩(军政委员会主席暨中共中央常委)和徐向前(总指挥),是严格按中央军委的电报指示指挥军队行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作出了这支部队西渡黄河与转战河西走廊,是执行中央军委命令的结论。徐向前认为,这是实事求是的历史结论。因此,造成这次西路军全军覆灭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
徐向前在其回忆录中暗示,陈昌浩的责任只是在于,由于担心再犯"路线错误",未能及时反抗中央军委的指挥,而是逆来顺受、惟命令是听,从而遭到以骠悍的回民为主体的"马家军"的围歼。当时有两万红军战士埋骨高原,大批女兵被奸杀和沦为乞丐。中央军委应对此承担主要责任,而不应将责任推到西路军领导人之一陈昌浩一个人的身上,这已经成为党史界的共识。在短短几个月中,"中央军委"一会儿要求 "西路军" "东进",一会儿要求其"西进",一会儿又要求其"原地待命"。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当西路军损兵折将,好不容易杀出重围之后,"中央军委"竟不顾严峻情势,再次下令"原地坚持",致使该军失去最后的生机,被紧追而来的敌军团团包围,数万红军将士被屠杀殆尽。
在西路军全部人马已不足万人,伤病号占1/3,处境十分危急时的1937年2月13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致电中央说:"我们详细考虑及根据百余日苦战的教训,认为四军、三十一军此时不能归还建制夹击二马,则西路军无法完成西进任务。决心在甘州、抚高地区乘机击敌,俟天气稍暖即转到西宁、大通一带活动。因拼战而不能根本战胜敌人,持久消耗实为不利也。"17日中央复电陈徐,不同意西路军出青海大通的意见,并指出:"你们(对)过去所犯的政治错误,究竟有何种程度的认识?何种程度的自我批评与何等程度的转变呢?我们认为,你们今后的胜利是与(对)过去政治错误的正确认识与彻底转变是有关系的,你们认为是否如此呢?"这个电文把当时的行动方针问题与历史上的政治路线问题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它给西路军军政委员们特别是主席陈昌浩的政治压力可想可知。21日晚,西路军重返倪家营子。党中央及军委致电西路军,要求他们:"望全体指战员,坚持党和红军的光荣旗帜,奋斗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滴血,绝境中求胜利,全党和全体红军誓为你们的后盾。"24日陈昌浩、徐向前致告急电文汇报险恶的处境,在表示"战至最后一滴血"决心的同时,恳请中央抽调"八个足团,一两千骑"驰援;26日军委主席团复电要求他们"固守五十天"。可是,在弹尽粮绝,伤亡惨重及马家军赶尽杀绝的情况下,最后直至全军覆没。
陈昌浩1937年8月下旬潜回延安之时,中央正在开展对张国焘路线的清算,西路军失败已与张国焘路线联结在一起。3月31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下了定论:西路军向甘北前进与西路军严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克服张国焘路线。这种定性结论一旦作出,就没有什么好商讨的了,从此成为铁案和研究禁区,直到"两个凡是"被否定之后,人们才敢于触及西路军兵败这个禁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朱玉同志奉组织之命,帮助徐向前元帅整理回忆录。他从文献史料中惊异地发现了毛泽东下令四方面军人马西渡黄河和成立西路军的电文,以及其他一些人们所不知晓的情况,进而在史学界首次提出了西路军问题的现有定性、定位很为不妥。毛泽东电文的发现,说明大军西进是领受了党中央的命令肩负打通国际路线重大使命,以接应共产国际给予党和红军的物资接济,并策应河东红军和友军的战略行动而向西战斗前进。
李先念接到小平同志批转的朱玉的汇报文件和批示后,派人用不少精力和一年时间广为查阅中央档案中的大量电报文件,并结合自己当年在陈昌浩、徐向前指挥下,率军渡黄河、战"走廊"、过祁连山、出星星峡进入新疆的亲身经历,于1983年2月写出了《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他在文中归纳说:"上述主要历史事实说明,西路军执行的任务是中央决定的。西路军自始至终都在中央军委领导之下,重要军事行动也是中央军委指示或经中央军委同意的。因此,西路军的问题同张国焘一九三五年九月擅自命令四方面军南下的问题性质不同。西路军是根据中央指示在甘肃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和打通苏联,不能说是‘执行张国焘路线'。"李先念将此《说明》送给了陈云同志阅看。陈云是1936年秋从共产国际(莫斯科)专程赴新疆去迎接西路军的,是这段历史的知情者和重要见证人之一,具有对李先念《说明》鉴定判别的资格和发言权。
1983年3月8日,陈云对李先念的《说明》作出文字表态:"先念同志:你写的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和所有附件,我都看了两遍。这些附件都是党内历史电报,我赞成把此件存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党的中央档案馆。先请小平同志阅后再交中央常委一阅。"
同年3月12日,李先念给邓小平一信说:"送上《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和陈云同志的批语,请阅。您在一九八一年十月三十日,曾将竹郁(朱玉)同志写的《‘西路军'疑》一文批给我看,我又送给了陈云同志,因为陈云同志对西路军的问题有些了解。他看后要我写份材料存档。由于我对当时的全面情况了解不多,四十多年来又没有研究过,对重要历史事实根本不清楚。近一年来,我花了点时间回忆,又派秘书查阅一些历史档案,才写出这份材料,并请(徐)向前同志看过。请您审改后,可否按陈云同志的意见处理。请予指示。"
邓小平看了李先念的《说明》和陈云的表态信后,于1983年3月22日批示:"赞成这个《说明》,同意全件存档。"("全件"指包括先念同志选送的一批电报在内)。当时的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赵紫阳同志也都圈阅同意。
1991年7月李先念看到中共党史上卷有关西路军一段内容的阐述,违背党中央已定且多次正式文字使用了的口径(指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有关条目、红四方面军战史、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对徐向前逝世的讣告、徐向前生平介绍等文),只讲"奉命过河",不讲奉谁的命,以此含混无宾语的叙述模糊历史真相。李先念很生气地于7月8日写信给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尚昆和副组长薄一波、胡乔木、胡绳、邓力群,对此提出尖锐批评。他激愤地指出:"‘奉命',‘奉命',奉谁的命令?!几十年来一直说‘西路军是奉张国焘之命西渡黄河的',甚至说‘西路军是张国焘擅自组成的',‘西路军是张国焘错误路线的牺牲品',等等。......现在中央正式出版的党史版本,竟用如此含糊不清的春秋笔法,对得起壮烈牺牲的一万多名西路军将士吗?"有关同志作出检讨,已经印刷的书籍拆了重印、重装。现在的众多资料显示,西路军政委陈昌浩和总指挥徐向前正是执行了中央军委的电令,在率军渡过黄河之后,在祁连山与大漠之间的数千公里的狭长地带,遭到以回民为主体的马步芳、马鸿逵等骑兵部队的围剿,几乎全军覆灭,成为红军战史上最惨重的失败。
作为一位政治家及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人生最大的悲叹莫过于最后没有归队,没有在抗日战场发挥作用。
西路军兵败后剩下不多人员化整为零分散突围,陈昌浩、徐向前二人在突围时曾经歇脚在一个叫大马营的村子中,一个叫但复三的百姓让他们留宿。正巧,但复三是陈昌浩的湖北老乡,高烧不退的陈昌浩实在不能行动了,再者也怕连累同生共死的徐向前,便住下来养病,徐向前一个人沿着祁连山的戈壁滩昼夜兼程,最终回到延安。在保存下来的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后,徐向前担任了副师长,成为八路军中的一员重要将领,建国后成为共和国的元帅。1937年6月的一天,陈昌洁辗转来到武汉。此后,陈昌浩人生的轨迹与自己的老搭档徐向前迥然相异,这恐怕是两人分手时所无法料到的。其实,就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况看,即便是陈昌浩也与徐向前一起到达延安,中央也得找一个西路军兵败的替罪羊。陈昌浩来到武汉的第二天,就来到革命老区湖北英山县,打算在这儿重举义旗,建立一支抗日武装。但当地的反动武装非常嚣张,陈昌浩感到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此时的陈昌浩思念亲人的心情更加强烈,于是给他在汉阳老家的亲友写了一封信,约他们见面。在汉口,与阔别10年的老母和妻儿见过面后,陈昌浩了却了一桩心事,然后赶赴陕北。回到延安后不久,他因患有严重的胃溃疡,被批准到苏联治病。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0多年漂泊异国的生涯。
日本侵华期间,陈昌浩曾给中共中央、苏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多次发电报或写信要求回国参战,但都没有回音。抗日战争结束后,远在苏联的陈昌浩又多次给党中央发电报或写信,要求回国参加解放战争。但他始终没有收到回信。是党中央没有收到陈昌浩的信,还是历史和党中央遗弃了他?没人能说得清楚。
期间,蔡畅曾途径莫斯科,专门看望了陈昌浩。通过蔡畅,陈昌浩再次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表达了回国服务的请求。可见陈昌浩回国的愿望一直没死,他反复多次给党中央写信,带口信,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回国参加工作,可以看出那个年代,一位曾经的红军高级将领报国的决心还是高于一切的。
1951年,离开祖国十余年的陈昌浩才得以回国。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代表党中央,亲自来到北京站迎接他。老战友,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徐向前邀请陈昌浩和在红四方面军工作过的一些老同志,在徐向前的寓所里聚会。在昔日的老战友家里,陈昌浩像一个落魄之人,低着头,弯着腰,与他昔日之战友、部属,当时共和国的将军们、部长们一一拱手,表示歉意。当他和前妻、时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的张琴秋紧紧握手时,非常愧疚,连声说道:"琴秋,你受苦了!我对不起你呀!"
陈昌浩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曾在许多场合忏悔自己的"罪行"。1962年5月,他曾经返回湖北故乡,在那里见到了数百名当年的红四方面军部下,而今皆为解放军高级将领。陈在大会上眼含热泪向他的旧部致歉,独自承担起西路军覆灭的责任。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无情追击。他在"文革"被"红卫兵"、"造反派"们无休止地揪斗。1967年7月30日晚,绝望之极的陈昌浩吞了大把的安眠药,离开了令他感到痛苦的世界。这年,他61岁。
1980年8月21日,党中央为陈昌浩举行了追悼会。经党中央审定的悼词称:陈昌浩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历史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它为陈昌浩革命的一生划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博文链接1

人生72悟!精辟!!

博文精选45王橙宇

博文精选44王橙宇

[转载]不能错过的人生真谛

[转载]公务员财产公示是国际惯例

[转载]冷宫名人—张申府与中共三巨…

[转载]扮演过毛泽东的4名特型演员…

影星上官云珠:曾为毛泽东舞伴 文革遭迫害自杀

《西方针对马克思主义的十项控诉 

[转载]一组罕见的共和国领导人夫人们的照片,...

[转载]中国大地各种力量割据势力变动图》

毛泽东一生中最漂亮的六个舞伴(组…

彭德怀大骂选舞伴就像选妃(图)

细数中共历史上的三中全会

中共建党以来政治局“常委之最”

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局

中共最著名16位卧底的最后结局

哪一首歌颂中共的歌曲遭禁三十年?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的错误

民国四大才女简介

揭秘张学良和11个女人的情史

习近平给领导干部定下哪20条铁律

老婆是恩人

李洪林:我的“理论工作者”经历

温济泽: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期间

[转载]李洪林:“历史又到了一个转…

李洪林:我经历的思想解放运动

[转载]《李洪林访谈录》读后感100

[转载]《李洪林访谈录》读后感100

[转载]《李洪林访谈录》读后感100

孙凤武专栏文章链接

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认识偏差与“文…

林蕴晖:胡绳龚育之谈编写党史

2011:近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热点综…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共历史上“反党集团”的命运结局

1959年《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

陈独秀反对“武装保卫苏联”被开除出…

1930年陈独秀被开除党籍真相

李克强博鳌演讲中7个热点话题

[转载]胡启立悼万里长文:中共要接受普世价值》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意见领袖》

[转载]看看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名单,让人深思...

《民主宪政的七大要素》

[转载]刑事冤假错案名人录(305个案例)》

《一個台灣青年眼中的兩岸歷史記憶》

[转载]贺卫方:撑起中国宪政的九大支柱》 

[转载]《三国演义》里的诗词》

《人生100心灵领悟》

《中国千年遗训100句》

《推动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一定要看!(转...

[转载]世界上最大的饥荒事件 以惨烈载入吉尼斯

[转载]刘庆棠:我们这些人的那些事…

[转载]一组罕见的共和国领导人夫人…

希特勒100句语录(转载)

一生难忘的顺口溜

博文精选43王橙宇

封建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次宫廷政变

中国十大未完全收回领土

[转载]256号三叉戟:谋杀林彪的作…

[转载]刘源一针见血评文革 毛泽东刘少奇... 

《官场定律及官场潜规则大全1

《官场定律及官场潜规则大全2

《官场定律及官场潜规则大全3

[转载]中国大地各种力量割据势力变动图》

《让自己人见人爱的25个原则》

[转载]胡启立悼万里长文:中共要接受普世价值》

《中国历史其实是三个短命鬼打造的!》

林彪专机的黑匣子找到了 内幕…

[转载]九一三事件,下好了套子,请…

周立波妙语荟萃

重新评价蒋介石的历史作用

重新评价蒋介石

新世纪中国三大敏感事件真相揭秘

“我们”不是“你们”!

杨尚昆评毛泽东:林彪事件后所有老…

杨尚昆晚年评价毛泽东:讲过的话可…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毛泽东晚年…

晚年毛泽东的错误:名为反右 

怎样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从重新认识孙中山先生谈如何评价政…

论邓小平正确领导评价毛泽东及其重…

李锐: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初…

思考晚年毛泽东失误的特点及原因

对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的研究述评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历史评价

全面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毛泽东隐居滴水洞 谜一样的十一天

李务农:读野夫的《地主之殇》

[转载]一个女文工团员的遭遇》

[转载]谁,将是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干部的十八个顺口溜编得太有才!》

《中国历代退位诏书(值得收藏)》

[转载]阶级斗争理论的荒谬性及其危害性》

[转载]吴祚来:谁在怀念毛泽东?》

[转载]56场运动 谁想再来一遍毛时代?》

《一生不能忘的顺口溜》 

《剑桥中华民国史全书链接》 

[转载]失控的县委书记》 

[转载]杀俘:被处死的国民党将军名单》

[转载]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关...

《[转载]“四书五经”精华100句》

《中共48对政要亲家曝光》

[转载]中国当代作家实力排行榜》

《另类好了歌”(男人篇;女人篇;读书篇)

《中国二十七正史全文链接!》

《胡星斗:人治社会的恶果》

《对偶佳句精选3000条(按用途分类)》

[转载]西安事变 误国之举》

[转载]中国高层已经绕不过去的13个执政难题》 

[转载]三年饥荒中的五个省委书记》

[转载]“三教九流的上中下二十七流指什么?

[转载]男人的深度和品级》

100句富有智慧的人生名言》

《毛泽东文革中的重要谈话批语(一)》

《毛泽东文革中的重要谈话批语(二)》

《彭湃杀人如麻 后代怨怨遭报》

[转载]赵紫阳出任国务院总理内幕》 

《[转载]“四大地主”煽起的愚民运动》

[转载]中国历史上奇女——49位》 

《100句富有智慧的人生名言》

《[转载]30年代苏区群众害怕当红军!》

《[转载]高全喜:究竟什么是共和国?》

《张维迎:多数人无知少数人无耻导致非常多灾难》

《中国历史的大定律(转载)》

[转载]陈伯达之子:革命就是换一批人发财而已》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党员全介绍》

[转载]文革中的知青地下歌曲》

《毛泽东27位秘书的结局(转载)》

《提升思想深度的100本书》

博文精选43王橙宇

[转载]张玉凤秘书》

[转载]中华成语千字文 (全文)

日本棒冰涨价了6毛钱 领导集…

沉默和失忆的国民是怎样教育成的

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

中国地方债怎么欠了24万亿?

为让蔡英文不倒向大陆 他们想…

刘瑜:控制思想的第一步,从语言开…

[转载]朝鲜人民为何高唱《除了他谁…

[转载]朝鲜极权暴政的五大特点

[转载]揭秘:毛泽东是如何五次评价…

12个沟通技巧受用一辈子

揭秘新中国第一部遭禁的小说《腹地…

萧功秦:各阶层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

[转载]海外学者揭密913事件:林彪…

1967年武汉“720事件”真相

揭秘批邓和“四·五”事件

大量冤案不平反,依法治国是笑话

[转载]全套人民币样版(49年至今)

80条精辟的人生哲理

[转载]《王橙宇博文精选(一百集)…

[转载]《王橙宇博文精选》特辑

[转载]王橙宇博文精选(一百集)

博文精选45王橙宇

博文精选44王橙宇

博文精选43王橙宇

博文精选42王橙宇

博文精选41王橙宇

博文精选40王橙宇

博文精选39王橙宇

博文精选38王橙宇

博文精选37王橙宇

博文精选36王橙宇

博文精选35王橙宇

博文精选34王橙宇

博文精选33王橙宇

博文精选32王橙宇

博文精选31王橙宇

博文精选30王橙宇

博文精选29王橙宇

博文精选28王橙宇

博文精选27王橙宇

博文精选26王橙宇

博文精选25王橙宇

博文精选24王橙宇

博文精选23王橙宇

博文精选22王橙宇

博文精选21王橙宇

博文精选20王橙宇

博文精选19王橙宇

博文精选18王橙宇

博文精选17王橙宇

博文精选16王橙宇

博文精选15王橙宇

博文精选14王橙宇

博文精选13王橙宇

博文精选12王橙宇

博文精选11王橙宇

博文精选10王橙宇

博文精选09王橙宇

博文精选08王橙宇

博文精选07王橙宇

博文精选06王橙宇

博文精选05王橙宇

博文精选04王橙宇

博文精选03王橙宇

博文精选02王橙宇

博文精选01王橙宇

 

感谢大家支持,我的博客已经有35百万访问量。每天七八万人次访问,评论、纸条、留言,本人没有时间回复,我的“好友”限额已满,希望谅解。

我的博客每天更新数量较大,现在有92千篇,假如每天看一篇,需要看两百多年。为了方便搜索,有的文章后面附了“博文链接”,仍然是挂一漏万,希望海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49

Trending Articles